2.扩大内需新增投资项目审计调查。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的部署,省审计厅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调查,共涉及项目560个。从审计调查情况看,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扩大内需政策,新增中央投资项目整体进展情况良好,没有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存在部分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有些项目不能按计划及时开工,有的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够严格等问题。
3.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情况审计调查。省审计厅组织对全省2007年至2008年6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涉及全省16个市(不含青岛市)及所辖139个县(市、区)的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抽查农村中学4520所、小学1457所。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配套改革专项资金。有10个市、64个县级财政少配套免学杂费资金、贫困家庭学生寄宿生活费以及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等2.08亿元。
二是资金拨付不及时。有54个县未及时拨付专项资金1.41亿元,其中校舍维修改造资金9365万元、免学杂费资金3001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1630万元、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48万元。
三是专项资金结余较大。截至2008年6月末,有115个县(市、区)在财政专户中结存专项资金共计3.94亿元,其中免学杂费资金3624万元、免教科书资金5838万元、贫困家庭学生寄宿生活费185万元、校舍维修改造资金2.37亿元、其他资金6117万元。
四是乡镇教办改革不到位,占用教育经费较多。截至2008年末,我省有14个市未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办发〔2002〕28号)要求取消乡镇政府的教育管理机构,仍保留乡镇教办980个。抽查的373个乡镇教办,2007至2008年6月共占用教育经费1.26亿元、违规收费1761万元、截留教材款等其他资金1517万元。
五是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不够严格。审计抽查的5977所农村中小学中,有1568所违规代收学具、作业本、报刊等费用共1.1亿元,有985所挤占挪用公用经费2719万元用于偿还债务、发放教师福利等,有238所中小学的2.28亿元固定资产未入账管理。
4.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审计。省审计厅组织对全省16个市(不含青岛市)2005年至2008年6月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投入、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涉及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50余项,金额41.7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滞拨、闲置资金。主要是部分市县财政部门滞拨、滞留资金1.11亿元,有关部门、单位滞留闲置资金3212.65万元。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