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鼓励邮政企业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将邮政企业纳入涉农企业范畴。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财政局等部门要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邮政服务"三农"的特性,积极培育邮政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邮政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给予相关强农惠农政策。
对符合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资质的农村邮政物流企业,其用于"三农"物流服务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由市财政支农资金给予适当贴息。邮政企业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按照我市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可申请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市工商局在天津市著名商标认定工作中对申报著名商标的邮政企业给予支持,引导邮政企业注册商标、商号一体化,实施商标、商号双重保护,促进邮政产业品牌建设。
(六)支持邮政服务"三农"信息网建设。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要支持农村邮政物流连锁经营信息系统建设,在终端设备及线路费用方面对每个邮政乡镇农资配送中心和邮政"三农"服务站给予5000元专项补贴。市农委结合国家信息村村通工程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天农网、天津农业信息网、天津畜牧兽医信息网、天津农机信息网和"三电合一"(通过电视、电话、电脑三种方式传播农业信息)等网络资源,做好有关网络与邮政信息系统的连接工作,扩大农村邮政物流的服务内涵、服务品种和规模。
(七)为农村邮政物流提供农业科技支撑。市农委要充分利用农业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牵头组建专家团队,根据农时的需要,组织有关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对邮政员工和"三农"服务站等经营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农业科普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造就一批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为邮政"三农"服务站提供测土配方等相关资料,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并在质量安全监控制度建设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
(八)加强邮政服务"三农"监控体系建设。农资管理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与邮政企业联合建立政府监管加邮政内控的管理体系。政府相关部门建立重要节点检测站,在市场秩序、合法经营、产品质量等方面对邮政企业实行严格监管。邮政企业要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相关操作规程,通过制度管理、现场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对业务流程各环节实行全程控制,把好产品入门关、质量关、渠道关、销售关、售后关、考核关,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使邮政成为服务"三农"体系中农民可以信赖、政府可以依靠的骨干力量。
(九)加强规划引导工作。我市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引导。要与现行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充分衔接,形成互补。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农业的区县要把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和邮政"三农"服务站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给予政策支持,统筹协调推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