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整治违法药品广告。贯彻执行《违法药品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继续落实工商局等七部门建立的联动机制;及时向工商局移送违法广告案件,配合工商局做好违法广告查处工作;严格执行
药品广告审查办法,依法施行违法广告品种退出机制,对在广告宣传过程中擅自扩大药品功能主治,进行绝对化疗效承诺等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药品,依法采取暂停销售、撤销广告批准文号,直至禁止该品种在本市药品经营企业及医疗机构的经营使用,并终止该企业参加我市医疗机构及社区药品招标采购资格。
完善药品违法广告监测机制,积极探索新的广告发布监测模式,充分利用第三方优质资源对我市27个电视频道、32份主要报纸进行全面监测,按月汇总和分析监测情况,提高广告监测的专业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在市委宣传部的组织领导下,配合工商等相关部门深入到媒体等单位开展检查、督察,防范违法违规广告的发布行为。实施“反广告”策略,于2010年起,每月定期在媒体上刊登违法广告警示,在舆论上形成对违法广告的强大压力,组织对相关药品经营企业、生产企业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要求企业严格遵守广告发布相关规定,强化企业自觉守法意识。(稽查监督处负责、分局配合)
三、制度建设
(一)贯彻落实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1.贯彻执行药品GMP规范,积极开展相关培训,按照国家局部署组织开展认证和检查工作,全面提升制药企业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采取飞行检查、跟踪检查、驻厂监督等多种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企业GMP的执行。(药品安全监管处、分局、药品认证中心负责)
2.严格把握药品经营企业准入标准,贯彻实施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通过鼓励现代物流发展、实施药品安全追溯、依法开展《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等工作提高药品批发企业准入标准,依法淘汰未达标企业,合理控制新开办企业数量。加强药品零售日常监督,强化零售药店药学服务和执业药师岗位责任,结合农村零售药店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农村药学从业人员药学培训工作,从法律法规、药品知识、安全用药等方面,提高农村药学从业人员的从业水平及药学咨询服务能力。2009年底前实现农村药学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城区药品零售企业药师以上专业药学技术人员在职在岗,为市民提供药学相关咨询服务。(稽查监督处、分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