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按照编制的不同类别和使用范围审批编制。国家机关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不得混用、挤占、挪用或者自行设定其他类别的编制。
国家机关的编制应当单独核定与下达。实行专项管理的行政编制,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可以按照管理权限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保证实有人员与编制相对应。
全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控岗管理制度。各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根据核定的编制、岗位核发空岗通知单,用人单位凭空岗通知单录用、聘用、调配工作人员。
全省国家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制度。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人员编制,人事部门审核人员工资,财政部门发放人员工资。
第二十七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有人员不得突破核定的编制。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人员的,应当按照编制管理规定报请批准增加编制后,方可增加人员。
第五章 管理权限与审批程序
第二十八条 下列事项,由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提出方案,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后,依照有关规定报请批准:
(一)全省和各市、县、自治县国家机关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机构设置总体方案;
(二)全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三)全省各级国家机关行政编制总额的确定和调整;
(四)省本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省本级国家机关机构设置实施方案;
(五)省本级国家机关、厅级事业单位的职责配置,机构设立、调整或者撤销;
(六)省本级国家机关内设厅级机构的设立、调整或者撤销;
(七)厅级领导职数的核定;
(八)市、县、自治县国家机关机构设立、调整或者撤销;
(九)其他需要报请批准的事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还应当依法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二十九条 下列事项由有关机关或者部门提出方案,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