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创新杰出人才计划,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中青年高级专家和创新型企业家。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培养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技工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讲科学、懂技术、敢创新的技工队伍。
八、大力建设文化强省教育强省,提升发展软实力
32.着力建设文化强省。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理论创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创业、创新、诚信精神,倡导文明风尚,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精品战略,鼓励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培育重点文化项目和骨干企业,继续保持广电、出版、报业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发展动漫、创意、数字内容产业等新兴文化业态,建设一批文化强市、强县。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开发湖湘文化丰厚资源。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吸收借鉴优秀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突破体制障碍,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33.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实现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跨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计划,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提高教育开放度。建立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和教育强省建设激励考核机制。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34.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面向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转业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
35.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养老保险。改革养老保险省级调剂办法,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加快实现全民医保。健全以低保和救灾救济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以优抚和退伍军人为主的优抚安置体系,以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为主的社会福利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调整低保标准,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确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救济对象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着力抓好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继续实施农村安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