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部门,楚雄开发区管委会:
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优化全州重点产业布局,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聚集,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大和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楚雄州实际,现就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州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按照我州的生产力布局总体规划,要形成“两极五带五区”的重点经济区域布局,就必须加快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克服县域之间产业布局分散、经济结构雷同、竞争优势不明显等弊端,推动县域之间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不断加大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强州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和整体竞争优势,推动全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是整合优质资源,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优化经济区域布局的迫切需要。楚雄州的矿产、生物等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县市之间缺乏产业合作与分工,加之资源输出地与加工地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不完善,致使优质资源整合难度大,优势产业难以做强做大,区域经济的特色和竞争优势难以形成。只有加快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才能协调处理好资源输出地与加工地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各县市推进县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加大优质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优势区域集中,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优化经济区域布局。
(三)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由于目前资源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和财税分配体制不完善,致使资源输出地的利益难以得到合理补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影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是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理顺县域经济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关系,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