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交通局、水利局、商务局、民政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农业局、财政局和各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五、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5所。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从2009年起,对具有郑州市农村户籍在市属及县(市)、区属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在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每生每年再补贴学费1000元。实施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装备工程,全部完成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装备任务。为全市农村中小学配备体音美器材。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为4所特殊教育学校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
由市教育局、财政局负责落实。
六、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新建5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800个行政村文化大院。设立周末戏曲大舞台为市民免费演出60场优秀戏曲剧目。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基本实现“一个行政村一月一场农村公益电影”的目标。在700个行政村各建设一个硬化的标准篮球场和两张室外乒乓球台。每户补贴200元,实现5万户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户户通”。
由市文化局、体育局、广电局、财政局负责落实。
七、大力改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条件扩大“片医负责制”覆盖面,将试点单位增加至25家,覆盖人口达到140万人;增加对“片医负责制”覆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按照服务城市人口每人每年35元补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建立妇幼保健信息网络体系。新建100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为1318个村卫生所配备医疗设备,为全市96个乡镇卫生院各配备急救车一辆。新建扩建35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开展免费婚前检查,提高婚育质量和人口素质。巩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成果,在使用5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7种传染病的基础上,扩展到使用9种疫苗预防12种传染病。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10%,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
由市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负责落实。
八、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人均月增加120元。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参保覆盖面,全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万人。为全市1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全市低保家庭的精神病患者每人每年提供1200元补助。为全市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的残疾人每人每月提供300元补助。新建改扩建25所敬老院,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55%,按照农村低保标准1.2倍和2倍,落实五保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提高五保供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