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南省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岳阳炼化一体化项目湖南化工配套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展重点是加强对混合三甲苯进行分离提纯研究,新建一套3000吨/年均三甲苯分离装置,同时在现有6.0万吨/年偏三甲苯装置基础上,考虑建设2万吨/年偏苯三酸酐装置和5000吨/年偏苯三酸三辛酯,并开发均三甲苯和连三甲苯系列产品。

  (3)四甲苯系列产品开发
  我省利用碳十资源可发展的重点产品:均四甲苯、系列溶剂油、石油萘、甲基萘。

  长岭分公司的均四甲苯只作为S-1500溶剂油的一种组分存在,而S-1500溶剂油的价格仅为均四甲苯的一半。

  发展重点是我省化工企业尽快介入均四甲苯生产领域。同时,借鉴江苏扬州华伦化工公司的成功经验,开发均四甲苯、石油萘、甲基萘及高沸点芳烃溶剂油等系列产品。

  3、丙烯和丙烷产业链延伸
  碳三烃主要包括丙烯、丙烷,利用这两种资源可开发很多下游产品(附表5)。

  (1)丙烯下游产品开发
  我省利用丙烯资源可发展的重点产品: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异丙醇/醋酸异丙酯、丁醇/辛醇、苯酚/丙酮、双酚A、乙丙橡胶、聚丙烯、聚丙烯酰胺、酚醛树脂。

  丙烯是仅次于乙烯的重要石油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异丙醇、丁醇/辛醇、异丙苯(生产苯酚、丙酮)和丙烯酸等。目前,世界上大约60%的丙烯来自裂解装置,大约38%来自催化裂化装置,大约2%来自丙烷脱氢装置。2006年全球丙烯产能已达7642万吨/年,产量为6846万吨。预计到2010年,世界丙烯产能将达到9460万吨/年,需求量将达到8420万吨。中国2006年丙烯生产能力为1100万吨/年,到2011年的丙烯产能将达到1380万吨/年。

  发展重点是岳阳炼化工业区扩大现有5000吨/年醋酸异丙酯装置的产能。同时,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由中南大学、长岭科技开发公司、长岭炼化、巴陵石化等进行联合攻关,开发过氧化氢氧化法制备环氧丙烷技术,必要时建设1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同时,利用煤气化装置提供的优质CO、氢气资源和炼油装置的丙烯资源,发展丁辛醇、双氧水等精细化工产品,配套建设20万吨/年双氧水装置。同时考虑建设5.0万吨/年碳酸二甲酯装置联产4.2万吨/年丙二醇装置,以及开发聚氨酯、聚醚多元醇、乙丙橡胶等系列高附加值产品。

  (2)丙烷下游产品开发
  我省利用丙烷资源可发展的重点产品: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腈。

  发展重点是由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发丙烷制丙烯酸技术,必要时建设10万吨/年丙烷法丙烯酸装置,并配套建设丙烯酸酯装置。

  4、炼厂干气(含乙烯)和硫磺产业链延伸
  我国已建有催化裂化装置百余套,生产能力在1亿t/a以上,干气产率一般为3%~5%,催化干气产量在400万t/a以上。炼厂干气通常还含有10%~23%的乙烯和30%~40左右的氢气,通常都送入瓦斯管网作燃料气用或放火炬烧掉。另外,炼厂还回收大量的硫磺。乙烯和硫磺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如果能加以利用,不仅可为炼油厂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环保意义(附表6)。

  (1)乙烯下游产品开发
  我省利用炼厂干气中的乙烯资源可发展的重点产品:乙苯、苯乙烯、丙醛、丙酸及正丙醇。

  发展重点是巴陵石化公司利用炼化工业区的7万吨/年富乙烯干气资源,尽快新建10万吨/年乙苯/苯乙烯装置。另外,从长远看,还应考虑开发干气羰化制丙醛技术。

  (2)硫磺下游产品开发
  我省利用炼厂硫磺资源可发展的重点产品:不溶性硫磺、聚苯硫醚、硫酸。

  发展重点是优先建设5000吨/年子午线轮胎用不溶性硫磺装置,同时组织长岭科技开发公司、巴陵石化公司、湖南大学等共同开发硫磺溶液法制聚苯硫醚技术,再考虑建设3000吨/年聚苯硫醚生产装置。

  (三) 做大做强高分子功能材料产业,整体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未来五年,围绕环氧树脂、锂系聚合物、尼龙、聚丙烯等拳头产品来培育新的上下游产业链,通过大力发展高分子材料后续深加工产品及配套原料,为我省化工、轻工、纺织、建材、交通、汽车、机械等行业提供所必须的配套原材料,有利于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

  1、环氧树脂产业链延伸
  我省环氧树脂产业的发展重点:基础环氧树脂、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邻甲酚醛环氧树脂、水性环氧树脂、粉末涂料用环氧树脂、风力发电用环氧树脂、非卤素阻燃型环氧树脂、苯酚-亚联苯型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剂、环氧塑封料。同时,要大力发展环氧氯丙烷、苯酚/丙酮、双酚A及离子膜烧碱、液氯等配套原料。

  (1)环氧树脂及特种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热固性树脂品种,包括普通环氧树脂及特种环氧树脂。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水利、交通、机械、电子、家电、汽车及航天航空等工业领域。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环氧树脂品种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它约占世界环氧树脂总消费量的80%以上,其次是溴化双酚A型和酚醛型环氧树脂。2006年我国环氧树脂生产量达45万吨,表观消费量达74万吨,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国和重要消费国。世界发达国家特种环氧树脂产量己占29%,而我国特种环氧树脂的比例只有5 %。因此,国内特种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环氧氯丙烷
  该产品是生产环氧树脂的重要原料。2005年全球环氧氯丙烷的总生产能力约为145万吨,产量约为100万吨,其中环氧树脂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5%,有25%用于其他用途。在国内,环氧氯丙烷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占95%以上;其余5%用于合成甘油、氯醇橡胶等。

  (3)离子膜烧碱与副产液氯
  烧碱是基础化工原料品种之一。巴陵石化公司目前有离子膜烧碱产能7万吨/年。由于中南、华南地区对烧碱的需求量大而生产厂家相对较少,该公司离子膜烧碱装置投产近4年来,产品一直产销两旺,尤其是50%离子膜碱供不应求。另外,副产液氯是合成环氧氯丙烷的重要原料,还可广泛用于造纸、农药、医药等工业领域。

  发展重点是充分发挥湖南大学与巴陵石化共同组建“湖南大学、巴陵石化高分子合成及基本有机化工实验室”的技术平台作用,以巴陵石化公司为重点,辐射至全省相关化工企业(如湖南湘江涂料集团公司、湖南神力实业有限公司等),扩大环氧树脂、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涂料及胶粘剂生产规模,配套发展离子膜烧碱。同时,尽快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发展双酚A,为环氧树脂发展提供原料支撑。实现环氧树脂上中下游产品协调发展,做大做强丙烯-氯丙烯-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特种涂料及胶粘剂产业链。

  2、锂系聚合物及改性沥青产业链延伸
  我省锂系聚合物产业的发展重点:SBS、SIS和SEBS及SBS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EBS改性沥青混合料、SBS共混弹性体、SBS鞋用料、SEBS鞋用料、环氧沥青混凝土、SBS干胶、SBS充油胶、SIS改性EVA热熔胶。同时要大力发展SBS阴离子快速聚合技术和催化油浆制道路沥青技术。

  ⑴ 锂系聚合物
  主要包括SBS、SIS和SEBS。SBS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被称为第二代橡胶,主要用于制鞋、沥青改性、聚合物改性、粘接剂和密封剂等方面。2006年我国SBS年需求量在50万吨以上,但实际实物产能仅29万吨/年,大量依赖进口。巴陵石化拥有一套15万吨/年SBS/SIS多功能装置和。SEBS被称为第四代橡胶,广泛用于生产高档弹性体、胶粘剂、润滑油增粘剂、高档电缆电线的填充料和护套料等,2006年国内需求量为3.5万吨,国内仅有巴陵石化的一套1万吨/年SEBS生产装置,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⑵ SBS改性沥青
  该产品是一种在国内外都广泛使用的改性沥青,尽管SBS的价格相对昂贵,但由于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高温特性,其改性沥青效果优于其它聚合物,目前SBS取代EVA,PE作为沥青改性剂,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普遍使用的道路沥青改性剂。目前世界上85%的沥青用于道路建设,2004年国内沥青产量为903万吨,进口量为262万吨。

  巴陵石化公司利用20万吨/年沥青储存、中转设施。于2007年10月建成了40吨/时改性沥青生产线和20吨/时乳化改性沥青生产线。目前“东海牌”沥青在湖南等中部地区销售良好。

  ⑶ 高档鞋底料等产品
  依托巴陵石化公司的SBS、SEBS、SIS、聚丙烯、环烷油、白矿油等为原料,生产高档鞋底料、环保型橡皮、防滑布料及其他专用料,延长锂系化合物的产业链条,可带动下游制鞋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上中下游产品的链接。

  ⑷ 环氧沥青混凝土
  该产品具有优良的耐疲劳性能与耐久性以及接近于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与刚度,近年来在国外被广泛用作正交异性钢桥的桥面铺装。国内第一次在大跨径正交异性钢桥桥面上使用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应用工程则是在新建的南京长江二桥,这是从美国直接引进的成品。

  发展重点是巴陵石化公司将锂系聚合物总生产能力从16万吨/年扩大到32万吨/年(其中SBS / SIS 30万吨/年、SEBS 2万吨/年)。长炼下属企业首先考虑新建10万吨/年催化油浆制沥青装置,同时发展阻燃沥青等高附加值的特种沥青产品,然后再考虑1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改造为沥青生产装置。同时,依托长沙理工大学和湖南大学等高校的技术研发优势,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大力开发锂系化合物及改性产品制备技术,带动我省交通、建筑、制鞋工业的发展。做大做强乙烯、苯-乙苯-苯乙烯-锂系聚合物-SBS改性沥青及鞋用料产业链,同时配套做大丁基锂产品,扩大产品外销量,将我省打造成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锂系聚合物生产基地。

  3、尼龙产业链延伸
  我省尼龙产业的发展重点:尼龙6、尼龙66、环己酮和己内酰胺、己二酸。

  ⑴ 尼龙
  尼龙又称聚酰胺(PA),主要品种有尼龙6、尼龙66、尼龙1010、尼龙l10、尼龙l1等。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包装、机械、日用消费品等众多领域。2005年我国锦纶(主要包括尼龙6纤维及帘子布)产量71.7达万吨,另外,以尼龙6为原料生产的双向拉伸尼龙薄膜(BOPA)、安全网、安全带、箱包布等发展潜力巨大。环己酮、己内酰胺、己二酸是合成尼龙6、尼龙66的重要原料,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⑵ 环己酮与己内酰胺
  主要用作己内酰胺、己二酸及其盐的中间体和尼龙66盐的中间原料以及高档溶剂,还可用于制备聚酮树脂等。目前,巴陵石化公司的环己酮装置能力达到7万吨/年,己成为国内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商品环己酮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接近50%。

  己内酰胺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工程塑料和锦纶6。此外,己内酰胺还可用于生产抗血小板药物6-氨基己酸、渗透剂月桂氮卓酮等。全球己内酰胺产能为490万吨/年,到2010年,市场需求总量将达到450万吨/年以上。2007年中国己内酰胺生产能力达到36.5万t/a,产量为29.9万吨,进口量47.2万吨,表观消费量77.1万吨。巴陵石化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之一,产能为14.0万吨/年。尽管在2010年以前,中石化石家庄化纤有限公司拟将现有的甲苯法6.5万吨/年装置能力扩建到16万吨/年,江苏骏马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张家港新建一套20万吨/年生产装置,河北沧州化工有限公司拟与香港华士达化工集团公司合资建设一套12万吨/年生产装置。预计到2010年,我国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77万吨,总需求量超过90万吨。

  (3)己二酸
  己二酸最大的消费领域是尼龙66、聚酯型聚氨酯和增塑剂。2006年全球市场对己二酸的需求总量达到260万吨/年。我国尼龙和聚酯型聚氨酯消费己二酸达44.7万吨,其他行业消耗己二酸约为11.9万吨。我国2006年己二酸生产量为25万吨。我国对己二酸的需求年均增长速度10%~15%,2015年需求量将超过80万吨。我国国内现有两套大型己二酸生产装置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专利技术,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14万吨/年)引进的是法国罗地亚公司环己烷氧化专利、其次是河南平顶山神马集团有限公司(10万吨/年)采用的是日本旭化成环己烯氧化专利,太原化学工业集团(2500吨/年)是采用杜邦公司早期苯酚法。最近,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引进了一条30万吨/年的己二酸生产装置(在建)。

  发展重点是巴陵石化化纤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尼龙6制品,同时采用新工艺技术对原装置进行改造,将巴陵石化公司环己酮和己内酰胺生产能力分别年扩大到10万吨/年、28万吨/年。此外,特别是要利用湖南大学和巴陵石化的科研优势,着力开发仿生催化制己二酸生产新技术、富氧氧化制环己酮新技术和气相重排新技术,并建设20万吨/年己二酸装置。同时,做好环己酮衍生产品的开发,建好ε-己内酯中试装置,技术成熟后建设ε-己内酯工业装置。

  4、聚丙烯产业链延伸
  我省聚丙烯产业的发展重点:聚丙烯及纤维、无纺布、薄膜、香烟滤材、聚丙烯塑木复合材料、新型塑料中空容器和聚丙烯塑料制品。同时,大力开发多区循环反应器(MZCR)技术和双峰聚丙烯工艺技术以及Z-N催化剂、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制备技术。

  (1)聚丙烯及纤维
  聚丙烯(PP)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已经成为世界5大合成树脂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聚丙烯纤维可分为短纤、长丝、烟用丝束、膨体连续长丝(BCF)等,主要用于包装、香烟滤材、地毯、无纺布、服饰等制品。除用作服用纤维外,产业用丙纶是最活跃的市场,在医疗、卫生材料方面的消费增长也很快。随着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丙纶无纺布在道路、水库、堤坝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将迅速增加。2005年,世界聚丙烯的总生产能力达到4283万吨,产量为4010万吨。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约5357万吨。2007年我国聚丙烯的产量达712.7万吨,进口量为312.8万吨,表观消费量达1022.2万吨。未来几年,中国的聚丙烯仍将保持高速发展,预计2010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066万吨/年,消费量将达到1260万吨。

  (2)聚丙烯塑木复合材料
  塑木复合材料 (Wood-PlasticComposites,简称WPC),是利用大量农作物秸秆和废旧塑料(如聚丙烯、聚乙烯、PVC、ABS等)制成的新型改性环保材料。湖南作为农业大省,每年都将大量麦秸秆和稻草焚烧掉,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收购秸秆及芦苇等木质纤维就会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此外,岳阳的聚丙烯和株州的PVC是我省的重要塑料品种,它们在使用后被废弃,如果不进行回收,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塑木复合材料的开发不仅与岳阳炼化一体化关联,而且有利于我省石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新型塑料中空容器和聚丙烯塑料制品
  2007年国内塑料容器实际产量约270万吨,预计到2012年国内塑料容器需求量将达到430万吨。据报道,预计到2010年,我省聚丙烯、PVC等塑胶制品年生产能力将超过45万吨,需求量达到200万吨。最近,我国首个塑胶产业园--湖南塑胶工业园落户廊宁乡经济开发区金洲新区,这将为我省塑胶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化平台。目前香港中汇丰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成功签约,6个大型塑胶产业项目也随之入驻该工业园,它们是婴童用制品生产出口基地项目、环保型PVC助剂项目、结构泡沫制品生产基地项目、家居用塑材生产基地项目、塑料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环保节能型轻质隔墙板项目等,该批项目总投资20亿元,年总产值将达56亿元。湖南塑胶工业园总用地面积5000亩,分7年建成,2014年全面建成投产,届时每年将为我省带来100亿至120亿的工业产值。

  发展重点是充分利用岳阳炼化工业区聚丙烯和株洲化工集团公司聚氯乙烯的原料优势,大力发展高分子材料深加工产品,促进湖南塑胶工业加速迈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同时,在必要时考虑扩大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的生产能力。

  5. 配套发展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醇产业
  由于我省炼化工艺采用丙烯路线,因此,缺少石油化工核心产品--乙烯,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目前不可能发展乙烯法聚氯乙烯和乙烯法聚乙烯醇。相反,电石法聚氯乙烯和电石法聚乙烯醇在我省己初具规模。因此,大力配套发展电石法聚氯乙烯和电石法聚乙烯醇产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省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醇产业的发展重点:糊状PVC树脂、化学建材专用PVC树脂、彩色塑钢门窗型材、PVC硅酸盐纳米复合管材、氯化聚氯乙烯(CPVC)管材;醋酸乙烯、聚乙烯醇树脂、维尼纶特种纤维、聚乙烯醇/淀粉型生物降解塑料等及电石、电石渣(水泥用)。

  2007年,我国聚氯乙烯产量达971.7万吨,进口量为130.4万吨,出口量为75.3万吨,表观消费量达1026.8万吨。

  发展重点是以中盐株化、湖南湘维、衡阳建滔、郴州华湘等骨干企业为依托,进一步扩大PVC树脂、聚乙烯醇树脂及其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同时在湘西辰溪、贵州等地建立电石生产基地,做大做强“煤-电石-乙炔-聚氯乙烯/聚乙烯醇-化学建材/特种纤维及降解塑料”产业链。

  (四)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提高我省石化工业精细化学品率
  与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相比,我省化工产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在品种、质量上不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要求,高消耗、粗加工、低附加值化工产品比重高,而高附加值、多功能、精细化产品比重过低。因此,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己是当务之急,对提升我省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1、催化剂产业链延伸
  我省催化剂产业的发展重点:裂化催化剂、加氢催化剂、重整催化剂、氧化铝溶胶、二氯二茂钛、β-特种分子筛、硅胶等。同时,大力开发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及低成本炼化催化剂制备技术。

  目前世界炼化催化剂市场可以说是被大公司所垄断,2005年全球炼油催化剂的销售额为26.9亿美元。我国炼化催化剂已拥有自己的独特技术和生产体系,各类炼化催化剂品种已形成系列化,我国炼油工业年消耗催化裂化催化剂约7万吨。中石化催化剂长岭分公司年生产能力超过2万吨,能生产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和化工等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是目前国内产品销售额最大、产品覆盖面最广、生产品种最全的炼化催化剂生产基地。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总产量还不及国外一套装置的生产能力,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高10%左右,加氢、重整催化剂高30%左右,主要原因是加氢、重整催化剂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另外,金属(如钼、铝等)和化工原料价格的强劲上扬依然是国内催化剂公司未来发展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

  发展重点是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理工学院、长岭炼化科技开发中心、巴陵石化技术开发中心、作为技术支撑,以中石化催化剂长岭分公司和云溪精细化工园区为产业化平台,依托扩建后的岳阳1000吨/年规模化炼油装置及国内其他炼油能力,加快发展新型催化材料和改性特种催化材料。

  2、生物医药及中间体产业链延伸
  利用岳阳炼化的原料优势,我省生物医药及中间体产业的发展重点:手性中间体(如手性环氧氯丙烷等)、对氯甲苯、对氯苯腈、特戊酸、对氨基苯酚等。同时,还要大力配套发展手性药物(如左旋肉碱、光学纯普萘洛尔等)、抗肿瘤药物(如格列卫、美罗华、乐沙定等),心血管药物(如阿伐他汀、赖诺普利、卡托普利、缬沙坦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如氟西汀等),抗溃疡药物(如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及生物技术药物。

  表7 :利用炼化的原料可开发的医药及有机中间体

序号

起始原料

可开发的有机中间体

可开发的医药等产品

1

环氧氯丙烷

手性环氧氯丙烷

手性3-氯-1,2-丙二醇

硝呋太尔、左旋肉碱

羟丙哌嗪、普萘洛尔

2

甲苯

对氯苯腈

来曲唑及DPP颜料

3

异丁烯

特戊酸

氨苄青霉素及频那酮

4

对氨基苯酚

扑热息痛、维生素B1及杀菌剂菌噻氟菌胺、橡胶助剂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