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本原则
(一)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必须发挥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作用,以服务市场服务企业为宗旨,充分调动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和推进机制,营造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良好环境。
(二)企业为主,产业聚集。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企业是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企业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创建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要按产业链发展,通过优质产品基地创建,推动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益。
(三)强化标准,突出质量。要把标准化战略实施贯穿到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全过程,积极建立标准化体系,有条件的可以在产业集群内设立联盟标准。要突出质量和品牌带动,建立和完善覆盖整个产业集群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
(四)协作配套,共建共赢。中介机构和技术机构要积极参与创建活动,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中介服务和技术支持。推动建立产业集群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互利共赢机制,促进产业聚集和协作配套,提高产业基地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四、重点工作
(一)加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TQM)活动。加强对中小企业负责人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培训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大力开展降废减损、提质增效、零缺陷、质量管理小组、现场管理等群众性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活动,将质量管理和计量管理纳入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和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大力推行各种国际通行的质量认证,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产业集群内相关企业以先进的技术工艺为支撑,形成区域内统一的技术工艺要求或联盟标准,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质量水平。引导企业树立标准意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在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内,积极帮助企业将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三)大力提升计量检测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推动企业贯彻实施《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完善企业计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加工、工艺控制、产品检验、耗能设备等关键过程、关键点的计量器具配备、管理和数据检测,做好贸易结算等强检计量器具的检定和监督检查,促进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