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树进村”绿化工程。结合农村新民居建设、村庄绿化美化、农民增收致富和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突出抓好房前屋后庭院绿化、村落小游园建设和环村林带、农田林网建设。利用街边、宅边、村边、路边、水边、井边、堤边、渠边、厂边、山区地埂等“十边”区域,在全市4453个行政村,继续开展万树进村绿化工程,年内完成植树2500万株。实现“有村就有林、有路有渠就有树、有田就有网、有水就有绿”的目标。
3“5528”绿化工程。包括五环、五河、两山、八带,三年完成植树1000万株。其中,2009年植树300万株。
4双百万亩封山育林示范工程。按照“封山禁牧、护林防火”的工作思路,以加强护林员队伍管理为抓手,落实好各项措施,以此带动全市850万亩山场全部封禁,进一步巩固封山育林成果。
5太行山绿化工程。人工造林16.7万亩。继续加大容器育苗力度,提高造林成效,全市计划营养杯育苗2500万袋,山区人工造林容器育苗使用率达到85%以上。
6退耕还林工程。计划任务11.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5万亩,新封山育林9万亩。及时做好粮款补贴兑现工作,引导退耕农民发展后续产业,提高造林成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三)社会绿化。结合全市“三年大变样”规划,倾力打造生态亮点,动员全民参与生态工程建设。
1城区义务植树。主战场设在小壁林区,安排市内五区四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10万株。同时营造“青年林”、“巾帼林”、“学友林”、“企业冠名林”等各种纪念林。
2西山义务植树基地。安排省直、市直机关干部职工、部队官兵在鹿泉市西山义务植树基地进行除草、扩穴等抚育管理,补植容器苗20万株。分别于3月12日和3月21日组织省、市四大机关、省军区、石家庄警备区领导及机关干部、驻军官兵和百名厅局长参加义务植树。
32010年底前建成西山生态林、滹沱河防护林、西北环城林和石环公路林带等四条林带,形成100平方公里的环城绿色屏障。
4完成公路绿化180公里,植乔木12.6万株,灌木91.4万株。
5县(市)、区义务植树。各县(市)、区绿委组织县直机关干部、青年学生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各县(市)、区至少建立一个义务植树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形成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造林绿化的重要作用,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造林绿化的方针政策,宣传城乡绿化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并对全年的造林绿化重点工程进行持续性报道,充分发挥好新闻监督的作用。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态意识、依法尽责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城乡绿化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