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台湾水利法(2000修正)

  第26条 主管机关因公共事业之需要,得变更或撤销私人已登记之水权。但应由公共事业机构酌予补偿。

第四章 水权之登记

  第27条 水权之取得、设定、移转、变更或消灭,非依本法登记不生效力。
  前项规定,于航行天然通航水道者,不适用之。
  第28条 水权登记,应向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为之,水源流经二县(市)以上者,应向中央主管机关为之;流经二省(市)以上者,应向中央主管机关为之。
  主管机关办理水权登记,应具备水权登记簿。
  第29条 水权之登记,应由权利人及义务人或其代理人提出左列文件,向主管机关申请之。
  一、申请书。
  二、证明登记原因文件或水权状。
  三、其它依法应提出之书据图式。
  由代理人申请登记者,应附具委任书。
  政府兴办之水利事业,以其主办机关为水权登记申请人。
  地下水之开发,应先行检具工程计划及详细说明,申请水权;俟工程完成供水后,再行依法取得水权。
  第30条 前条申请书应记载左列事项:
  一、申请人之姓名、性别、籍贯、年龄、住所、职业。
  二、申请水权年限。
  三、水权来源。
  四、登记原因。
  五、用水标的。
  六、引用水源。
  七、用水范围。
  八、使用方法。
  九、引水地点。
  一0、退水地点。
  一一、引用水量。
  一二、水头高度(水力用)。
  一三、水井深度(地下水用)。
  一四、用水时间。
  一五、年、月、日。
  一六、其它应行记载事项。
  第31条 共有水权之登记,由共有人联名或其代理人申请之。
  第32条 水权登记与第三人有利害关系时,应于申请书外,加具第三人承诺书,或其它证明文件。
  第33条 主管机关接受登记申请,应即审查并派员履勘,如有不合程序或申请登记时已发生诉讼,或显已有争执者,应通知申请人补正,或俟诉讼或争执终了后为之。
  第34条 登记申请,经主管机关审查履勘,认为不适当者,应于审查完毕十日内附具理由驳回申请;认为适当者,应即于审查完毕十日内依左列规定公告,并通知申请人:
  一、登载主管机关及其直接上级主管机关所发行之定期公报。
  二、揭示于申请登记之水权所在显著地方。
  三、揭示于主管机关之公告地方。
  前项第二款、第三款之揭示期间,不得少于十五日。
  第35条 前条公告,应载明左列事项:
  一、登记人之姓名。
  二、登记原因。
  三、核准水权年限。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