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试行)

  (10)大出血的治疗:
  应鉴别出血的原因进行治疗。如对消化道出血,可选用三七粉、10%葡萄糖酸钙。亦可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如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继发纤溶症引起之出血,其处理方法见前述。考虑因凝血因子减少引起的出血,可多次少量输入新鲜血液。
  (11)中药的应用:
  本期多为内热亢盛,心移热于小肠,小肠移热于膀胱,膀胱热结,可选用导赤散或八正散等加减。
  4.多尿期治疗:
  治疗原则为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防治继发感染。
  (1)补充液体:多尿期的补充液体原则为入量=出量+1000毫升。液体补充以口服为主,对食欲不佳者,可静脉补液。多尿3~4天后,应适当控制液体入量。
  (2)支持疗法: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含钾较高的饮食。对营养不良和严重贫血者,可少量多次输血。
  (3)尿量超过3,000毫升, 应补钾,一般以口服为主; 必要时可静脉缓慢滴入,同时应注意钠、钙等电解质的补充。
  (4)对多尿期超过15天以上, 日尿量超过5,000毫升者, 可试用双氢克尿塞、去氧皮质酮、垂体后叶素或安妥明。
  (5)防治继发感染:
  A、保持病房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并注意室内保温。
  B、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感染。
  C、加强无菌操作及口腔、褥疮护理。
  D、整个病程均要密切注意体温、 脉搏、 呼吸变化定期查血。以便早期发现感染病灶。
  E、合并感染,可根据情况选用青霉素、氯霉素及红霉素等,对肾脏有损害的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应慎用或不用。二重感染可根据菌株进行治疗。
  (6)中药的应用:此期为肾气亏虚,膀胱失约,固摄无权,治以滋肾固摄,益气生津,可选用固肾汤或麦味地黄汤。
  5.恢复期治疗:
  (1)继续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加强锻炼。
  (2)加强营养,给高糖、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
  (3)出院后休息1~3个月。
  (4)中药的应用:此期为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亏损。如气阴两伤,余热未尽,则以清热和胃,益气养阴生津,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脾胃虚弱,宜健脾益气,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如气血两虚者,则以补气养血,方用十全大补汤。肾阴亏损者,治宜滋补肾阴,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六、 加强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应熟悉出血热各期的病理及临床特点,加强巡回,必须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胃内容物等)。准确记录出量和测量血压。静脉穿刺时,应严格技术操作,注意液体温度,严格无菌操作等。
  说明:(1)尿量在50毫升以下为无尿,尿量在500毫升以下为少尿,尿量为500~1,000毫升为少尿倾向,尿量在500~1,500毫升为移行阶段,尿量超过2,000毫升为进入多尿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