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关于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报告

  (四)找矿潜力较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取得许多重大突破,发现了一批重要油气田、煤田和金属、非金属矿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程度还很低,东中部地区勘查深度大都在地下400米以上,西部地区和4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还存在大片的勘查空白区。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铜、铝等主要矿产资源查明程度普遍低于30%到50%。这表明,我国资源开发的潜力较大。只要加大勘查力度,在西部地区多找矿,在东中部地区地下深部多找矿,在所属海域多找矿,发现新矿藏的前景十分广阔。
  (五)供需矛盾突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矿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主要矿产资源国内供给出现了较大缺口。2005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已达3.3亿吨,而国内生产量只有1.8亿吨;铁精矿消费量5.3亿吨,国内生产只能满足2.6亿吨,对外依存度都比较高。供需矛盾突出地反映在价格上。过去四年,铜矿、铁矿价格分别上涨了1.2倍、2.6倍。主要矿产资源国内供给短缺,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六)国际竞争激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弥补了国内供给不足,引进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世界矿业领域合作与竞争并存,特别是围绕大宗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矿产品进口贸易方式单一,主要是现货贸易,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国内企业没有形成合力,对外谈判常常处于被动,矿产品进口价格受制于人。在矿产品出口中,也存在着相互压价、利益受损的现象。这些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时期,在各地区、各部门和矿产资源领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矿产勘查工作逐步加强,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矿业领域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一)矿产勘查取得新进展。“十五”期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深入开展,重点成矿区带勘查力度明显加大,危机矿山找矿工作开始进行。2005年与2000年相比,矿产勘查投资增长58%,勘查项目由7000多个增加到2万多个,勘查面积由200多万平方公里扩大到400多万平方公里。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超过1000处,相继找到新疆塔河、渤海湾蓬莱等8个探明储量大于1亿吨的整装油田,四川普光、内蒙古苏里格等5个探明储量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大气田,并在新疆、西藏、云南等省区发现了一批大中型有色金属矿产地。煤炭探明储量净增188亿吨,铁矿石净增15亿吨,铝土矿石净增2.5亿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