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开展小学学具鉴定工作的通知
(教基厅[2000]20号)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和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按照我部《
关于加强学具管理工作的意见》(教基厅[2000]6号)的部署,现就开展学具鉴定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原则
1.学具产品实行鉴定和备案制度,未经鉴定和备案的学具,不得向学校配备、推广。
2.学具的鉴定工作要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为原则,以“减负”要求为指导思想。学具鉴定范围仅限我部颁发的《
小学学具配备目录(试行)》中规定的数学、自然、美术三门学科的学具产品,各学科品种不得超过目录所列项目。未经我部批准,不得私自增加其他学科的学具产品。
3.凡跨省(区、市)推广的学具产品,均须通过我部组织的鉴定。已通过部级鉴定的学具,推广省(区、市)不再组织省级鉴定。省级组织鉴定的学具,应报我部备案审核(含全部鉴定资料),合格后方能向学校配备、推广。凡审核不合格的学具鉴定,我部不予备案,学具不得向学校配备、推广。
4.学具的鉴定工作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坚决杜绝生产单位搞异地鉴定的行为。
5.各地要控制申请部级鉴定单位的数量,保证质量,按成熟优先的原则,将申请部级鉴定单位分期分批推荐。
二、条件
(1)工厂具备基本生产条件,主要包括符合生产要求的厂房,基本的生产设备和必要的模具、工夹具、产品检测设备,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2)学具样品设计科学新颖,符合教学需要,有供教师使用的指导说明书。试产样品有良好的产品质量。样品已经过适当范围和适当时期的试用,试用学校基本满意。工厂对产品按试用期间学校的意见已进行了认真的改进。
(3)按《
教学仪器设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办法》(教备[1996]4号)的要求,已经具备鉴定所需的各种技术资料,技术资料编写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产品企业标准能完整体现产品质量,学具的有关安全卫生要求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
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