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建设部抗震办公室、中国地震局国际合作司、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关于印发“中美地震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附件三“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并征集2001年中美合作研究项目的通知


                                    建设部抗震办公室
                                  中国地震局国际合作司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工程与材料学部
                                   二00一年六月十五日

  附1:

中方专家工作组名单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王亚勇 研究员
  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    陈厚群 院 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欧进萍 教 授
  同济大学         吕西林 教 授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齐霄斋 研究员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崔 杰 研究员

  注:欧进萍教授为中方专家工作组联络员。

  附件三

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合作研究

  一、概述
  本附件根据中美地震研究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制订了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合作研究的总体框架,提出了选定的合作研究领域。具体项目详细的双边实施计划,如研究内容、时间安排、经费预算等将由双方执行机构和研究人员在以后编写的联合建议书或申请书中提出。以下选定的主题不排斥议定书各方认同的其它合作项目和活动。
  本附件构建在过去二十年中美地震研究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推进的合作研究基础上。中方的中国建设部、中国地震局、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美方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将组织实施本附件计划。中方成立由中国建设部抗震办公室牵头、中国地震局国际合作司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参加的联合协调委员会与美方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工程学部共同承担本附件计划的协调工作。中方机构(或联合机构)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具体合作研究项目将依据双方的联合意见确定,其中联合意见依据各方对研究项目申请书按各自正常的评审程序评审的结果形成。
  二、目标和范围
  地震天天都在世界上发生。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以及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都已表明,地震对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具有巨大的灾害效应。人口密集的城市,不管是中低地震区还是高地震区的城市,往往也是一个国家、乃至国际上主要的经济和工业中心,这样的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商业运行中断必将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而长期的影响。城市的地震易损性以及地震灾害的严重后果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不仅只从人类生存安全的角度考虑,而且考虑对区域经济、国家经济乃至国际经济的巨大冲击。
  本附件将合作研究、开发和实施为减轻地震灾害的、在城市和土木基础设施设计、建造、维护、管理和更新等方面迫切需要的先进工程方法和可实施技术。合作研究包括本领域的基础研究、高新技术以及应用研究等三个方面。其中,基础研究主要是探索未来地震工程应用方面的前沿性新知识的基础科学与工程研究;高新技术方面将研究有效而经济地提高工程抗震安全性及改善重大工程结构性态的技术,并密切注意在科学与工程的多学科研究中发展新技术;应用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成果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为了检验新的概念和技术,更好地向工业界、民间团体、政府机构和其它有关地震安全管理、保险和金融机构传播新的知识,本领域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和示范工程也是合作研究的重要方面。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