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表说明
1、“原区划名称及代码”填写变更单位变更前的名称和代码,当现区划代码为新增代码时,“原区划名称及代码”应该空填;“现区划名称及代码”填写变更后的名称和代码。
2、“变更情况”包括以下3种情况:
并入:指撤销的原有区划,并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区划;
新增:指新增一个原来未有的区划;
变更:指区划地域的名称或代码有变动。
3、单次区划的变动可能需要分别填写表中若干行。例如,将A乡和B乡合并,命名为新的C乡,则表中主要内容见下表(此时,先填写新增C乡):
┌────────────┬─────┬───────────────────┬────┐
│ 原区划名称及代码 │变更情况 │现区划名称及代码 │备注 │
├───┬────────┼─────┼──────┬────────────┼────┤
│ │ │ 新增 │ C乡 │现12(或15)位区划代码 │ │
├───┼────────┼─────┼──────┼────────────┼────┤
│ A乡 │原A乡区划代码 │ 并入 │ C乡 │现12(或15)位区划代码 │ │
├───┼────────┼─────┼──────┼────────────┼────┤
│ B乡 │原B乡区划代码 │ 并入 │ C乡 │现12(或15)位区划代码 │ │
└───┴────────┴─────┴──────┴────────────┴────┘
(三)格式规范
1、TXT文件格式
TXT格式文件是以Unicode方式编码。TXT格式文件内容:第一项为变更单位所属上级名称,第二项为变更单位所属上级单位代码,第三项为原区划名称,第四项为原区划代码,第五项为变更情况,第六项为现区划名称,第七项为现区划代码。每个变更单位占一行,前后两项之间以英文半角“,”符号分隔。
2、XML格式文件规范
XML格式文件遵照可扩展标记语言XML1.0规范标准,格式示例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standalone="no"?>
<ROOT>
<NUMB TOPNUMB="110101001000000" TOPNAME="**乡">
<OLDNUMB>110101001001000</OLDNUMB >
<OLDNAME>**村</OLDNAME >
<NEWNUMB> 110101001002000</NEWNUMB >
<NEWNAME>**村</NEWNAME >
<MEMO>2</MEMO>
</NUMB>
……
</ROOT>
注:1、<NUMB>标签中的<TOPNUMB>和<TOPNAME>标签分别表示变更单位的上级单位编码和单位名称;
2、<OLDNUMB>标签中的数据表示变更单位的旧编码,<OLDNAME>标签中的数据表示变更单位的旧名称,<NEWNUMB>标签中的数据表示变更单位的新编码,<NEWNAME>标签中的数据表示变更单位的新名称,<MEMO>标签中的数据表示关于此项变更的备注内容;
3、每一条编码的变更记录为一组<NUMB>至</NUMB>标签内容;
4、<MEMO>标签中的内容为“变更情况”代码,分别为1:并入;2:变更;3: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