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对外经济贸易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以加入WTO和参与经济全球化为契机。加入WTO不仅为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加快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提供了机遇,而目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在竞争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我国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要加快以市场为导向的外经贸管理体制改革,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在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同时还必须加快建立外经贸促进和服务体系,建立外经贸监测预警和保障制度,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
  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主题。“十五”期间,要把扩大内需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各项外经贸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推动和支持国民经济争取更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以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为主线。未来五年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化和发展,我国要在新世纪中取得较快的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要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初步实现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与国内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密切结合,研究制定战略性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加快对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调整外经贸经营主体结构,加快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应用,着力创造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以努力实现向对外经济贸易强国的转变为目标。我国已经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国行列,但要实现对外经济贸易强国的目标仍需付出巨大努力。对外经济贸易强国是—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反映,归根到底是要通过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努力成为对外经济贸易强国,不仅是对外经贸工作自身的要求,更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十五”计划期间,要脚踏实地地努力推进这项工作,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的体制环境,加快推进外经贸领域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开创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三)主要奋斗目标。
  “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货物进出口继续以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发展,结构和效益明显改善。服务贸易实现较快增长,重点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利用外资规模和领域进一步扩大,项目技术水平有新的提高,结构和区域分布趋于合理。对外投资稳步扩展,境外加工贸易和资源开发利用初步形成规模。通过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主要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显著增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实现较快的技术进步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经常项目收支大体平衡,为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和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五”期间我国外经贸发展主要指标的预测是:
  ——进出口总额。到2005年,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680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43.3%,年均增长7.5%;其中出口和进口各3400亿美元,进出口保持大体平衡。
  ——出口商品结构。到2005年,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将达到1800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提高到50%左右,年均增长速度12%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提高到20%,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将明显提高。
  ——吸收外资。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十五”期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年均约为400亿美元,力争有所增长。基础设施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服务贸易领域在吸收外资中的比重将有所提高。中西部地区占全国吸收外资的比重力争达到15%。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到2005年,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额将达到284—329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在13.7%—17.1%;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将达到222—252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在14.4%—17.3%。2005年末境外劳务人员数将达到56—58万人,年均增长5.8%—6.5%。服务贸易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2%至15%之间。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