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
(农业部2005年3月9日以农市发[2005]5号印发)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政府及农业部门深入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又有新的提高。2005年,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及《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农市发[2004]15号)的要求,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体系,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全程追溯、信息发布等制度建设,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创新工作,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建设进程,把“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推向一个新阶段,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源头治理,推行标准化生产
(一)狠抓农产品污染的源头治理。深入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兽药及兽药残留、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四个专项整治工作,围绕优势农产品生产,开展重金属及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将农业投入品监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重要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制度,完善标签、标识等监管手段,加快引进、开发和推广使用安全高效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新产品,加快对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和淘汰进程,继续搞好植保机械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质量监督工作。坚决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鼓励采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优持质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占有率。普及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施药机具、施肥机械和植物生长调节等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知识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
(二)强化农业重点领域标准的实施。按照“借鉴、结合、创新、发展”的原则,提高国际标准和国外和国外先进标准采标率。把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作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农业标准化技术的普及率。充分利用农业标准化这一载体,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及使用技术、规范种植、养殖行为。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突出核心示范区、核心品种的建设,重点加快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养殖小区、示范农场)和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的建设,逐步扩大标准化示范区和基地的数量和规模,扩大示范区的辐谢面和影响力,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加快速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健康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