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关于印发《科技兴贸“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电子信息产业对外贸易成绩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电子信息产业抓住我国加入WTO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立足国内资源与市场优势,吸引跨国投资促进产业集聚,不断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国家重视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方针,出台很多的政策措施,为增强电子信息产业实力和促进产品出口予以了有力支持。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信息产业部与商务部、科技部等多个部门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共同推进科技兴贸战略,为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地方政府在响应国家战略号召、落实外贸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发展外向型产业,形成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
  应该看到,电子信息产业对外贸易大而不强,增长的基础薄弱,与国内产业的协调发展不够,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一是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出口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层次、贸易结构和经济效益偏低。二是本土企业实力不强,与外资企业的差距拉大,国际化经营和应对贸易纠纷的意识和能力都有待提高。三是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愈突出,国内土地、水电、钢材及其他一些生产要素的供应日趋紧张,产业保护环境的水平亟需增强。四是部分行业出口与进口的结构失衡,也存在与国内产业发展脱节的现象,特别在基础元器件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二、“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形势

  从宏观形势看,世界经济和贸易总体仍将保持适度增长,据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预计,未来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3%以上,区域性的国际合作体系建设不断深入,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加入WTO的积极效应日趋明显,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走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也逐步深入。这些都将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及产品进出口带来深远影响。
  从技术发展看,信息技术的创新性与渗透性,将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与贸易的快速增长。据IDC等权威机构预计,新兴技术发展将使未来几年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增长率超过7%。电子信息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对社会经济各领域的渗透将愈加广泛和深化,特别是3C融合将不断催生新产品及新业务,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网络产品、半导体、软件将成为未来产业的经济增长点。
  从产业布局看,我国仍将是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热点地区。全球产业链分解和区域转移的热潮日益“升温”,跨国公司集中资源发展研发及销售和服务的趋势愈加明显,并将选择离市场最近的地方建立事业基地,以此展开新一轮的战略调整和资源整合。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和市场空间巨大的优势仍将有所显现,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继续向我国转移,跨国公司在华战略不断深化升级;同时生产要素约束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日益明显,产业投资增幅相对放缓。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及其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逐渐推进和实施,外商投资和产业布局也将呈现新的趋向。
  从市场竞争看,国际竞争的范围将更加全面,从技术日益扩及成本、物流、服务等领域,技术渗透性使新产品多元竞争日益突出,电信、广播等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加剧,将影响电子信息产业竞争格局。跨国公司在产业竞争中的主导地位日趋明显,本土企业跨国经营的压力和动力不断加大,跨国并购和对外投资的探索行动增多。国家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除在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上,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标准的话语权争夺和摩擦上将成为新的热点。
  从贸易环境看,贸易摩擦和国际争端日趋频繁,形式愈加深化。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纠纷等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从技术标准、政策源头等打压我产业发展的争端将呈上升态势。还有两个值得关注的趋势:一是国外对我经济政治的打压往往转化为贸易领域的摩擦,二是国外产业转移同时将贸易矛盾聚集于我国。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