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必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农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增强竞争力。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品质差、加工、包装、贮藏等环节落后。各国农业发展的经验证明,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原”字头农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更取决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程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整体效益。

  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和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要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主线,以稳定农业、繁荣农村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着眼点,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逐步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在发扬广大具有传统风味特色的传统加工工艺的同时,向现代高新技术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实行大中小型加工企业全面发展,重点扶持大中型加工企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优质、安全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二)发展原则

  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在巩固城市消费市场的同时,把开拓广大农村、小城镇和国际市场作为重点和突破口,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数量和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方便化、安全化和营养化等需求。

  2.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有优势和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带,提倡加工与原料基地结合,上下游产品衔接,工农结合,合理布局,良性循环。

  3.坚持适度规模和产业化经营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要与原料基地的规模和销售市场辐射半径相适应,实行“大中小”结合。同时,为适应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要重点扶持一批大中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实行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型主体。

  4.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在保护和发扬广大具有民族特色风味的传统工艺的同时,要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引进、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着重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5.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结合

  在加工企业建设和发展中,要高标准、严要求,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认真解决好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问题,在企业布局过程上,注意防止周边环境对产品的污染,同时,也要防止加工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三)发展目标

  1.“十五”计划目标

  一是努力减少农产品收获后损失,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实现农产品多重增值,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二是优化加工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具体目标:到2005年,预计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可达34000亿元,年均递增10%。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粗加工以上)由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55%以上。其中:粮食由目前的45%左右提高到70%左右,水果由5 %提高到8%,蔬菜由1 %提高到2%;肉类由3~4%提高到8%,水产品由20%提高到30%。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比例(二次以上加工的产品占其产量的比例)由目前的20%左右,提高到35%以上。农产品的加工及制成品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优质化方向发展,主要产品总体质量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当前水平,部分特色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