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加快专利审批速度
专利审查是专利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专利制度的重要基础。就目前我国专利审查工作的状况来看,日益增长的专利申请量与专利审查力量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仍是专利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矛盾。
根据修改后的
专利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管理,简化审查程序,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加快专利审批速度,为鼓励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加紧专利审查和检索系统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大基本建设投入,保证加快专利审批速度所需的资源配置;改革招聘专利审查员机制,建立专利辅助审查队伍,吸引各类所需人才,确保完成审查人员招聘任务;争取与有关部门协调,采取激励机制,在保证审查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审查员超额完成专利审查任务;加大代理人培训力度,提高专利代理水平;地方管理专利工作部门对申请政府资助的专利申请要严格把关,提高专利申请的技术水平。
六、大力加强专利统计和政策研究工作,提高专利工作的管理和决策水平
专利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是制定专利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各级政府经济和科技部门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年内要认真进行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专利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专利统计方法和制度;采用“试点”方式,将企事业单位的专利统计纳入到统计部门的常规统计范畴,增强专利在国家科技、经济工作中的显示度;研究国外专利统计指标,将我国专利统计指标体系与国际接轨。
从战略、应用和基础性研究三个层面上加强专利以及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使专利以及知识产权工作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工作。研究的重点应当放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对策、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产权立法和保护、国际知识产权发展态势等方面,同时开展一些事关知识产权长远发展的基础性研究。要加大组织力度,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机构,同时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局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力量,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研究工作队伍,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利工作人才
专利事业发展的关键,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要充分认识培养专利工作队伍的重要性,从战略高度,将培养队伍作为专利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大队伍建设的力度,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加紧培养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知识扎实的、能够在新世纪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一种有利于各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培养符合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各方面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