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局在河北、山西、江西、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九省市药监局和药检所的支持下,进行了农村基层用药的调查,检查了药品经营企业、购销网点、医疗单位、个体诊所等100552单位,抽查了2387221批次的药品,基层单位药品仓储设置简陋、缺乏养护保障、购销行为不规范,购销记录不健全、非法渠道购销药品、超范围经销药品、无证经营药品、非法经营特殊药品、人兽药品混营等现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今年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用药的监督管理,尽快建立县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充实药品监督人员,开展对县和县以下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单位、乡村卫生院(所、室)以及个体诊所的药品质量检查,加大对制售假劣药品的查处力度。要按照《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意见》的要求,促进农村供药网络的建设,要鼓励大型药品批发企业跨地区兼并市、县级批发企业,将市县级药品批发企业改组为区域性基层配送中心,解决好农村基本治疗药物的集中配送问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局印发了《
关于积极推进县级药品流通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药管市[2000]276号),目前这项工作,有些省已有很大的进展。山西省临汾地区和忻州地区原有药品批发企业分别为63家和42家,通过改革,两地区各自保留了一家批发企业,其他符合条件批发企业除少数改为零售企业外均改组为区域性基层配送中心。该省的省医药和药材公司也通过改革,将下属的26个公司改组为配送中心。湖南省也有100多个县以下药品批发企业被改组为区域性基层配送中心。要促进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把连锁门店向县及县以下的农村地区延伸。要通过对修定的《
药品管理法》第
二十一条的落实,对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农村,建立药品连锁门店以方便广大农民的用药需要。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会同卫生部门尽快制定城镇个体诊所应备急救的药品目录,规范个体诊所的用药。
上述任务的完成是十分艰巨的,他需要我们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因此,我们还要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和各项基础工作。要注意增强依法监督的意识;要研究整治市场秩序和加强市场监督的机制问题;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要对管辖范围内监督对象的情况熟知甚至是了如指掌;要讲求办事效率,特别要注意对事关大局的工作,包括大案要案的处理要紧抓不放,并抓出个水落石出;要反应敏感、动作快捷;要克服习惯势力的影响,要克服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去年,为了冲破地方保护,我们下发了《关于不得以任何名义限制或排斥外埠生产药品进入本地区销售的通知》,今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会议上,再一次强调了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销的问题,并准备下发文件做出明确的规定。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做出我们的努力。要摆正与监督对象的关系;要加强调查研究,不凭感情用事,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要团结合作,要善于与兄弟单位的沟通,要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等。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办事效率;要进行工作经验的积累;要重视统计工作,今年三月二十一日,郑筱萸局长签发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29号令《
药品监督管理统计管理办法(试行)》,这对于我们及时、准确的掌握监督的情况,应用监督的统计数据分析、研究、指导、改进药品市场监督的工作,加强统计信息自动化管理网络系统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加强档案的管理(我们要在适当时机举办全国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展览,就需要查办案件的档案资料做依据)。要建立培训制度,要建立请示报告制度等等,这些自身建设和基础工作的加强,都关系到我们市场监督的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要自觉地抓起来。
药品市场秩序整治和监督的工作,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得到了各级纠风办、体改办、工商、公安、技术质量监督,物价、经贸、卫生等部门的配合,取得了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的支持。加强药品市场监督管理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我们所有的药品市场监督工作人员要认识到这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要认识到我们处在一个重要的时期,我们是需要在克服机构不到位、人员不整齐、装备简陋、手段落后、经费缺乏等种种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开展工作的,这会使我们这支队伍经受更大的锻炼,我们只能通过更加努力的工作、度过这一艰难的时期,为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做出我们的贡献!
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场监督司的同志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领导和工作在药品市场监督岗位的同志,各直属单位的领导、各司室的领导、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附件4:
认真贯彻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会议精神
努力做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
——韦建华副司长在全国整治药品市场秩序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1年4月16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今天全国整治药品市场秩序工作会议召开了,刚才,郑筱萸局长按照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精神,就如何做好药品、医疗器械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做了重要的讲话,分析了当前监管的形势,指出了问题,明确了整治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受医疗器械司的委托,就医疗器械市场的监管的具体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全国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我们推进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有利时机,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2000年4月,《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开始实施,监督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2000年11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通知》精神,全国药监系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器的行动,这项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极大的推进了对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监管工作。今年,在全国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广州)会议上,对2001年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打击制假售假和专项整治工作已做了具体的部署,各省市正在全力落实之中,今年,中央再次提出了将药品和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器纳入了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范围,这既向我们的监管提出了更新、更高、更明确的工作目标。也为我们的监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医疗器械监督工作由于起步晚,积累的问题较多,监管的形势是较严峻的,刚才郑局长讲话中已明确指出了医疗器械监管中若干突出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应该抓住当前市场整顿的难得机遇,转变观念,趁势而上,花大力气治理目前医疗器械市场的混乱状况,开创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新局面。
二、继续坚持不懈的开展打击制售假劣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治理整顿市场秩序的专项斗争。
打击假劣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重中之重,经过各级药品监督部的共同努力,目前一些地方的区域性的造假势头得到了明显的遏制,但是监管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一是制假售假出现了由明转暗,由集中到分散的情况;二是生产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不规范,有的有证企业与造假者勾结,向其出租、转让证照,真假并存加大了查处的难度;三是对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监管非常薄弱,在一些医疗器械(药品)经营集中的地方或基层医疗机构,假劣产品充斥市场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为此,2001年对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打假和专项治理,应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由点到面开展整治。2001年除了要继续抓好原有的区域性造假问题突出的浙江温州、江苏武进、江阴和江西进贤等地区治理,按照五个不放过的原则,落实对已有制假售假案件的查处,巩固已取得的成绩,防止制假售假的回潮外,还应抓好全省范围内的治理整顿和查处;全国各省市都必须针对本省的特点,对制售假劣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窝点开展集中全面的打击和整治,形成全国集中统一的行动。
(二)由平面到立体开展整治。要对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开展纵向的监管。对生产企业要着重查处违规采购零配件,违法出租、出借转让证,造成生产管理混乱的问题;对经营和医疗机构要严格规范其采购行为,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严禁采购无证和不合格产品上市,对医疗机构还要管好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的使用后销毁,严禁一次性医疗器械的重复使用。监督的重点要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基层医疗机构。
(三)加强监督抽查,坚持扶正驱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抓两头,加大对产品质量的市场监督抽查的批次和力度,,质量差的企业要加大查处力度,连续抽查不合格的企业,予以曝光的同时,还应依法淘汰出局;质量可靠的企业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扶正驱邪,,建立优胜劣汰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各省(区、市)药监局应根据本省实际,制定相应的抽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