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南京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

  三、在人才方面。南京有大专院校二十三所,部队院校七所,教育部批准的职工大学二十四所,中等专业学校三十所,各类科研机构二百六十七所。有教授、副教授一千六百多人,科技人员十万五千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八百多人。还拥有一批比较先进的科研、教育设施、设备。这些如进一步组织、协调好,可发挥更大潜力。 
  四、在旅游方面。南京是我国四大著名古都之一,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加上解放后建成的景点,使山、水、城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去年接待外宾、华侨和港澳同胞十一万多人。
  但是,由于经济管理体制多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南京的上述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中央和省在宁的一百二十四个独立核算企业,分属中央十八个部、委、总公司和省十五个厅局。多年来,各部和省级有关部门做了很多工作,这些企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但是从一个中心城市来说,由于多头管理,各干各的,难以按经济合理的原则组织生产、科研、流通,以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灵活性差,人才和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综合经济效益低。多年来南京的生产发展速度和主要经济指标,不仅低于苏南的工业城市,而且低于全省平均发展的水平,这固然 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同体制上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南京的优势,为全省经济翻番增加后劲,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总目标,必须在南京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
  (二)
  南京同重庆、常州等试点城市比较,有共性但也有其不同的特点,既要借鉴他们的改革经验,又要认真结合南京的实际,进行改革。南京既是个大城市,又是省会所在地。总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在国家和省的计划指导下,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主体的,以石油化工、电子仪表、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工业为基础的,灵活多样的、开放型的、按照客观经济辐射程度组织经济活动的新的经济网络,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可以使南京市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科学技术等方面得到协调、全面的发展;同时对推动全省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翻番也将起重要作用。
  南京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我们的意见是:
  一、改革企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全地区的综合生产能力。除铁路、长航、民航、敢电、电力和少数特殊军工企业、大型骨干企业仍由中央有关部门管理外,我们建议,全部下放给市;省属企业也均下放给市,个别确定不能下放的,须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不论下放或不下放的中央和省属企业,都要以中心城市为主体,打破部门、地区界限,组织经济联合,积极发展各种横向经济联系,提高经济效益。为了保证宏观平衡上的需要,市对中央和省下放的企业,要保证完成国家和省的任务。
  二、改革计划体制,发挥中心城市组织生产和流通的作用。按照简政放权、政企分开的要求,要在工农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能源供应、物资和商品收购、分配、调拨、劳动工资、财政税收、银行信贷、科技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扩大市的管理和审批权限,在某些方面可以代行省一级的权力。市对企业也要简政放权,做到宏观管住,微观搞活。在保证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前提下,市有权对计划作调剂高度,进行综合平衡,并扩大市的外贸经营自主权。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