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认为, 国务院批准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规划, 反映了这一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一定要确保实现。今明两年的主要任务是,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努力提高造林质量,完成造林计划。从组织、经济和技术等方面,采取得力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造得多、活得少、成林更少的问题。
一九八0年和一九八一年两年,造林保存面积要确保一千万亩,育苗三百万亩,生产合格苗木一百五十亿株。
(一)今年要全部完成县(旗)的规划设计和审批工作,并抓好今明两年的施工设计,将造林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
(二)各地要根据造林规划,建立种子基地,选育良种,办好苗圃,培养适合当地生长的壮苗。“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要重点扶持内蒙古红花尔基的樟子松、宁夏灵武的白柠条、陕西定边的花棒和踏郎等种子基地。
(三)整顿、巩固和发展社队林场、专业队。 专业人员一般应占劳力总数的百分之五左右。以林为主的县(旗),应达到百分之十以上。
(四)制定造林补助费的使用管理办法,并把检查验收、施工合同、造林档案以及奖励等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
三
会议认为, 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上, 必须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应当在农牧业生产迫切需要,自然条件又有可能的地区,选定一批党政领导重视、林业机构健全、社队林场和专业队办得较好的县(旗)作为重点,先行一步,作出样板,带动整个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对重点地(盟)县(旗),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要优先保证,以便在一个县、一个地区、一条山脉或一个流域的范围内,较快地形成一定规模的体系,取得明显的效益。对于列为重点但条件较差、造林较困难的多灾低产地区,则要狠下气力,选择若干社队,突破难关,取得经验,为扩大战果创造条件。
无论重点和一般地区,都要紧密结合群众当前生产、生活,先搞急需而又见效快的林种、树种。坚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 有阵地地前进。 近期营造林种的重点是农田防护林, 农田边缘地带的固沙林, 水土保持林和薪炭林。牧区防护林要列入基本草场建设计划。力争在三、四年内,将风沙区一亿多亩的农田防护林建成;一九八五年前初步解决水土流失地区燃料、饲料、肥料短缺的问题。积极发展收益快的灌木、饲草和经济林,促进农林牧副各业的发展,使这一地区人民逐步富裕起来。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