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战略性政策建议 城市交通发展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在 中央政府制定的法规、宏观政策、产业和技术政策的指导下, 城市政府应起主要的作用。 (1) 加强机构间的协作。在城市政府直接领导下,建立由城市规划、建设、交通管理、公用事业、环境保护等多 部门组成的协调机构,以制定和实施整体的城市交通政策。 (2) 加强规划工作。在城市总体规划下,编制城市公 共交通的专业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 施。制定、完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 市交通中的优先和主导地位。 (3) 加强城市交通法规建设。重视和加强城市交通法 律、法规的立法、执法和监督工作;尽早制定并实施城市公 共交通法规。 (4) 重视发挥科学技术作用。加强科学研究,为政府 出台有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改进运输工具,推动机动车 污染控制,改善燃料品质,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5) 重视应用交通价格手段。城市交通人格政策应当 支持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税费收入应当有助于方便大多数 人及改善环境的交通方式,加大对公共交通的财政扶持。 (6) 重视交通与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交通与环 境意识,鼓励居民使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善的交通方式,并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4、行动措施建议 (1) 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和相应的产业、技术、经济、投资、财税政策。在同一城市实施统一规划、统一主管 部门,统一市场准入制度,统一财税、经济和技术政策,统一执法尺度,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的方针。同时还应在道路使 用、信号灯控制等方面,为公共交通提供优先。从优化城市 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着眼,进一步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的步伐, 增加路网密度,提高人均占有道路面积,建设过境道路。当 前,还应采用有效措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兴建城市停车场 等静态交通设施,尽快缓解“停车难”问题。(2)重视对自行车与行人交通的保护。在鼓励自行车 交通向效率高的公共交通转移的同时,完善自行车专用道,引导自行车交通合理使用,并加强自行车交通管理。 (3)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为主的电气化交通。电动轨道 交通,运量大,无污染。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在做好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好发展轨道交通的前期 准备工作,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可逐步发展城市轨道 交通,大城市可以修建无轨电车,对既有的无轨电车、有轨电车设施要进行更新改造,条例成熟的城市还可利用现有铁路,开行近郊列车。 (4)引导个人机动化交通方式合理使用。要提高大城 市中心地区城市道路的使用效率,采取经济手段,鼓励使用 公共交通;严格控制高污染机动车的拥有与使用,限制其行驶时间、区域。 (5) 通过城市总体规划,使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开发 合理化,尽量减少交通需求。大城市应该保持合理的区域功能,大力发展卫星城市;加强就业岗位配置与配套公共设施 建设,以利于缩短客运距离,避免交通流聚集,并大力发展 公共交通。 (6) 加强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城市间交通)的协调 发展。城市是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的枢纽和节点,必须注重城市交通系统与对外交通系统在空间布局和运行时间上的协调, 以发挥多种交通方式联合运输的优势。 (7) 加强对交通污染的控制。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判定城市交通政策和工程建设的先决条件之一;积极推进交通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技术。 (8)大力推行在用车的检查/维护(I/M)制度,保持 车辆处于正常技术状态。国家应采取政策措施,严格控制尾气排放超标车型进入市场,鼓励在用车淘汰与更新,按国家 标准报废老、旧机动车;制定在用车尾气治理计划,争取在 2-3年内使运行车车尾气排放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控制和减轻交通噪声污染。 (9) 加强城市交通管理。要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 平,推广新技术应用;合理组织交通流;做好路口渠化,改善路口行车条件,提高既有道路网络的通行能力。 (10)进一步提高燃油质量,推广使用无铅汽油,有条 件的城市一部分机动车可推行使用液化气、天然气燃料,抓好在用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改装为燃气汽车的工作。建议国 家尽早实施燃油税,并适当提高汽油税额(特别是低质燃料),将其中一部分税费用于发展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