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信息产业部关于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电子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从产业发展的国内环境来看,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商品短缺状况基本改变,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由于市场出现阶段性、结构性的过剩,不少电子产品供过于求、库存增加、销价下跌、效益衰减、竞争加剧,产业发展受到市场约束。国有企业改革涉及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集中暴露:企业经营机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研究开发投入不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债务负担沉重、富余人员过多、亏损企业增加。
  上述这些情况和问题,成为制定电子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政策措施的基本出发点。
  二、电子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电子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认真地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的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进有退、抓大放小、转换机制、大胆探索,以资产优化和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电子国有企业的整体实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三改一加强”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成为承担高新技术先导产业和电子军工装备的国家队,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从而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电子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
  (一)积极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抓好行业扭亏工作,努力实现三年脱困的目标,到2000年底,绝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
  (二)到2000年底,电子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实现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经营机制的转变。
  (三)通过抓大放小,在全行业培育20家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5-10家销售额达到300亿元,国有中小企业基本实现股份制改造。
  (四)到2000年底,大多数电子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扶持微电子、软件、网络、通信产品升级换代,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立以微电子、软件为核心,以网络、通信、计算机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五)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的机遇,积极利用外资,实现股权多元化经营,扩大出口,使电子国有企业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
  三、实现电子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措施
  为实现电子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各级电子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分类排队、摸清情况,具体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调整电子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