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来教育外事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的同时,指出当前的教育外事工作与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对教育外事工作政策的研究和制订有时还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得还不够及时,推动工作的措施有时还不够得力,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三)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教育外事工作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教育工作的形势,与会代表进一步认识和体会到:
第一,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了两个重要的判断: 第一个判断是通过全面分析国际政治形势得出的结论,这就是多极化在发展,世界大战在较长的时期内打不起来,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第二个判断是通过全面分析国际的经济形势得出的结论,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和正在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一直存有“分化”、“西化”的图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要靠世界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要继续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研究如何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合作问题,在这方面要有所作为。在经济、科学、教育交流中,不仅要引进来,也要争取走出去。必须正确估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了解全球化的基本要素、基本特征,要从政治角度看全球化,不仅要有经济学的观点,还要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发达国家是依靠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企图将他们的意志、价值观强加给发展中国家,这就加剧了全球化的不公正性。因此,既要看到为了抓住机遇,迎头赶上,争取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加强交流合作,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又要看到全球化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迎接挑战,关键在于提高国力,提高我们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水平。只有这样,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才能不被西化和分化,成为一个现代的、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外事工作变得更为重要。
第二,关于1999年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我们进行了三场大的政治斗争:同美国的斗争,同“法轮功”的斗争,同李登辉搞分裂的斗争。斗争的胜利为我们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我们的总目标、总任务还是实现现代化,我们的方针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点绝不能动摇。中央掌握了娴熟的斗争艺术,对美国的斗争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能放能收,恰到火候。不仅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而且取得了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重大进展。总的来看,我国的经济形势是继续沿着好的方向发展。在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下,1998年保持了7.8%的增长速度,1999年还能保持7.1%的增长速度,应该说相当不易。农业获得了比较好的收成,粮食产量达到5000亿公斤;1到11月,企业实现利润18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5%,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创造了近5年的最好水平;全国财政收入在连续6年每年增收1000亿的基础上,1999年增加了1492亿,1993年财政收入只有4349亿,我们现在8万多亿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突破了1万亿,达11368亿;国家外汇储备到1999年底达到1546亿美元。总之,去年一年,我们是在比较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改革和建设的。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