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抓紧“两课”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在统一思想和提高理论素养上下功夫 “两课”教师学习和领会好《讲话》精神,是切实做好《讲话》精神进课堂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各地和各高校要在今年秋季开学前集中不少于三天的时间,组织全体“两课”教师认真学习《讲话》,全面理解和掌握《讲话》的精神实质和各项要求。可通过组织骨干教师培训班、研讨班、备课会和教学观摩等活动,先走一步,学好、学深、学实。学习和研究要抓住重点。认真学习贯穿《讲话》全篇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深入研讨《讲话》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鼓励“两课”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紧围绕《讲话》中所提出的有关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拿出一批有分量的、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增进“两课”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部署,将贯彻《讲话》精神,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与“两课”教育教学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要按照《讲话》精神,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实教学内容,其中主要包括如下方面:《讲话》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党领导人民80年奋斗取得的光辉业绩,80年的实践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和基本经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贯彻好《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要紧密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新情况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密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努力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方针,以理服人,努力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于青年学生思想中出现的一些模糊认识和疑难问题,要加强引导,多做解疑释惑工作。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要按中央精神妥善处理,正确引导。对《讲话》就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些政策性很强的重大问题,要严格按照中央有关部门即将专门作出的规定讲授。
根据当前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实际,通过多门渗透的方式,将上述内容与高校现行的“两课”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适宜和可行的方式。教育部将组织部分高校的专家,分别从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出发,在相关课程中全面地体现《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对“两课”各门课程贯彻《讲话》精神提出若干教学建议,于8月中下旬印发,供各高校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