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行动计划”立足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国省、市、县、大多数乡镇以及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发挥各级新闻媒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作用,加大农村市场信息的传播力度;建立一支农村信息员队伍,健全乡(镇)、村两级信息传播网络。通过新闻媒体、农业信息网、农广校、农村信息员队伍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密切合作,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通过“抓窗口,抓龙头,抓资源,抓延伸,抓队伍”,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使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滞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
二、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建设优势互补的农村市场信息发布窗口
组织中国农业影视中心、农民日报社、中国乡镇企业报社、中国农机安全报社、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单位,加大农村市场信息发布力度,最大限度地扩大信息覆盖面。
1.增加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农村市场信息播出时间。每天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中安排1个半小时以上的信息专题节目,主要播放价格、供求、科技、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中央电视台对第七套节目改版后,每天的信息专题节目至少增加到2个小时以上。要努力争取农业和农村经济电视专用频道。
2.建立报刊信息专版、专栏。《农民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在正常发布综合信息的基础上,要开辟农村市场信息专版或专栏。加大《农产品市场周刊》的信息容量,每期产销信息不低于300条,在《农村工作通讯》开辟“信息广场”专栏,在《农民文摘》开辟“市场信息”专栏,提供各种主要农产品产销趋势、行情分析及各地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等信息。
3.开发利用农广校信息传播系统。充分发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科技教育培训、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依托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加快建设覆盖全国2700多所农广校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网络,进行实时直播的、交互式的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和信息传播。利用农广校700多万在校及毕业的学员,扩大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开发利用中央农广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媒体资源,增强农业教育、农业实用技术、农业科技等节目的开发制作能力,增加播出时段。
4.省、地(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充分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发布窗口,强化信息发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