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采取从有线切入,先试验后推广的方针,按照总局制定的总体方案、体制意见以及有关技术标准,推进有线数字电视的试验与推广。试验内容包括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和标准清晰度电视、交互式电视和数据广播等。积极开展有线数字电视试验,搭建以中央电视台节目为龙头,通过国家级、省级干线网络和本地用户网连接,节目可控到户的有线数字电视试验平台。研究数字电视系统业务的整体框架,优化用户管理、条件接收和电子节目指南的整体布局。试验取得经验后于2003年在全国推广,力争2005年用户规模超过3000万户。
五、2002年初完成地面数字电视测试实验室的建设,完善测试条件,完成我国五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方案的测试,2003年基本完成地面数字电视的标准制定和频率规划,并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进行地面数字电视试验,2005年试验扩大到我国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
六、积极跟踪研究数字声音广播(DAB)、数字调幅广播(DAM)、数字多媒体广播(DMB)和卫星数字声音广播等技术,在广东和京津地区数字音频广播先导网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包括文字、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广播的移动接入技术。2002年开始在广东扩大数字声音广播的试验;2003年开始数字调幅广播的试验;2005年在主要大城市开展多媒体信息的广播。
七、2002年初完成电影数字制作产业化示范项目,2005年建成北京、上海、长春三大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加快电影数据平台和电影节目DVD生产线的建设,实现电影节目多渠道、高质量的发行、播映。引进国际电影洗印新技术,建立配套齐全的、具有洗印工艺控制网络的电影洗印加工设备。推行电影洗印加工无毒、电影拷贝声迹无银洗印工艺;推广应用电影无毒化特效烟火产品。加速影院重点技术改造,实现计算机票务和星级影院管理。跟踪世界先进数字放映技术,制定适合我国的数字电影放映技术标准,尽快建立若干示范性电子电影放映院线。
在现有计算机修复系统的基础上,抓紧开展档案影片的着色、声音修复、存贮等工作;建立资料影片数字库,加快电影影片的转换和处理,使其成为重要的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源。
八、继续贯彻“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的技术维护总方针,以安全播出、提高效率和提高播出质量为目标,加快广播电视设备的更新改造。2003年底基本完成中波发射机的全固态改造;对调频、电视发射机进行固态化改造;对省级干线微波进行数字化改造,使其得到合理的应用;卫星上行设备推广全固态高功放。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提高广播影视系统管理水平,2005年省会城市80%以上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实现播出自动化,50%的广播发射台和省会城市的发射机房要实现自动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