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公安部关于认真做好公民身份号码编制工作的通知

  三、公民身份号码由哪几部分组成?哪些人应该编制公民身份号码?
  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采用原居民身份证编号,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地址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具体含义是:地址码表示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出生日期码表示公民出生的公历年月日,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校验码采用数据处理——校验码系统。
  新修订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规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都应当编制公民身份号码。新编制的公民身份号码登录在《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上,16周岁以上公民的公民身份号码以居民身份证为载体。
  四、新修订的《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对原标准内容作了哪些重要修改?
  新修订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是GB11643-1989《社会保障号码》的修订版。为使标准内容更加趋于科学合理,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原标准内容作了如下重要修改:
  (一)将社会保障号码的名称改为公民身份号码,以便准确反映这一号码的基本属性和用途。
  (二)在号码的结构和表示形式方面,将出生日期由6位数字改用8位数字表示,其中年份用4位数字表示;取消了顺序码中对百岁老人使用特定编号表示的条文。主要原因是:按照国际标准IS08610《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我国已转化为国家标准)的规定,在进入二十一世纪时计算机系统中的年代统一改用4位数字表示,公民身份号码标准中的公民出生年代的标识应与之相符。这可以解决跨世纪可能出现编号重号的问题,并使百岁老人的公民身份号码同样符合唯一、终身不变的原则。
  (三)地址码改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采用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编码,符合我国的实际,可以利用我国现有的户籍管理机构和较为完善的户籍管理制度,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四)增加1位数字校验码。主要是为了校验计算机输入公民身份号码前17位数字是否正确,提高号码的有效利用率。校验码字符值的取值范围是0至10,当值等于10时,用罗马数字符X表示。
  五、公安部前一阶段为编制公民身份号码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