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几年深化勘察、设计、施工企业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构筑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构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逐步剥离企业办社会妥善分流富裕人员,依法处置不良资产,切实落实离退休职工待遇,使企业真正走出困境;按照国际通行模式,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结构,创建一批具有融资、设计、采购、施工管理能力的工程公司,改组一批咨询公司、设计事务所、岩土工程公司、专业化施工承包公司和劳务分包公司,适应入世后市场竞争的需要;进行企业资产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主辅剥离,集中优质资产和资源,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业绩突出、资信能力强、资金技术密集、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大型建设企业集团,在国内外建设市场上发挥骨干龙头作用。
今年改革工作的重点是深化中央所属大型国有勘察、设计和施工企业的改革。这支队伍不仅有着光荣和辉煌的业绩,而且至今仍是完成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主力军,是我们建设领域的人才库、技术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使这支“国家队”在企业改革方面普遍滞后于工业企业和地方所属的同类企业。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重点研究、指导中央所属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的改革。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推动、指导勘察设计企业改革,并抓好典型。希望尚未出台国办发[1999]101号文件实施意见的14个省、市、自治区要抓紧出台地区深化勘察设计改革的实施意见,切实推进本地区勘察设计企业的改革。中央所属勘察、设计企业应抓住当前市场形势较好和改革政策基本配套的机遇,尽快实现企业制度创新、体制创新。下半年我们要召开勘察设计企业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经验,推进这项工作。
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由建设部牵头研究制定深化中央施工企业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因此,今年我部将中央所属25家大型施工企业改革作为今年国企改革的重点。要将中央施工企业的改革纳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总体部署中,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企业脱困结合起来,通过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解决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通过政策支持解决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的环境问题。我部将会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针对改革与脱困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中央施工企业情况,参照工业企业改革的政策,结合施工企业的特点,制定中央施工企业改革与脱困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鉴于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拟先选择部分中央施工企业进行试点,通过试点不断完善改革方案,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抓出成效,以点代面,推进中央施工企业的改革。
(十一)加强调查研究,深化政府对质量、安全监督体制和管理方式的改革
借鉴国外通行作法,加强政府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政府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监督体制,还有许多问题要深入加以研究。如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机构如何设立,既能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审查的公正性,又能保证技术知识不断更新,适应新技术发展;审查阶段和周期如何划分,既能满足政府的要求,也能满足业主的需要;审查机构的责任如何确立等等。再如,质量监督制度如何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同时又能很好地履行政府监督的职能;如何发挥专业人士队伍在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中的质量保证、安全监督作用;如何发挥咨询工程师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建立工程风险制度和建筑业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2002年要组织力量对上述专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完善我们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我们的监管水平。
同志们,建设工程是百年大计,质量安全维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固定资产投资的综合效益。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以高度的质量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我们相信,在建设部党组的领导下,通过全体建设系统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政府监管体制和管理制度,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企业体制改革,提高全行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一定能开创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让我们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