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  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司考题库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 案例趋势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第17号——批准《降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和《降雨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为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5.3.4 接雨漏斗内径
  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接雨漏斗内径,均匀取五个不同方向测量,然后取平均值,应符合4.4条的要求。
  5.3.5 感雨器
  5.3.5.1 感雨器灵敏度
  使监测仪处于测量状态,用微量注射器吸取2μL的水,在距感雨器50mm的上方射向感雨器,在30秒的时间内重复3次,防尘盖应能够开启。
  5.3.5.2 开盖延迟时间
  在10秒钟内向感雨器重复滴水3次,每次1滴水,用秒表记录从最后1滴水到防尘盖完全打开的时间,应符合4.5.2条的要求。
  5.3.5.3 关盖延迟时间
  用滴水方法使防尘盖打开,用秒表记录从停止滴水到防尘盖完全关闭的时间,应符合4.5.3条的要求。
  5.3.5.4 加热装置
  用触摸方式检查感雨器是否有加热功能。
  5.3.6 起始监测降雨量
  将相当于降雨量为0.5mm体积的蒸馏水缓慢注入接雨漏斗,检查监测仪是否显示测量结果。
  5.3.7 降雨量测量误差
  将250mL的蒸馏水缓慢注入雨量计,分别实验三次,按式(1)计算出理论降雨量H。
  H=10V/πr(2上标)       …………………(1)
  式中:
  V-注入的蒸馏水体积,单位为毫升(mL);
  H-理论计算得到的降雨量,单位毫米(mm);
  π-3.14;
  r-雨量计漏斗半径,单位厘米(cm)。
  按照公式(2)分别计算各次测量时监测仪显示的降雨量hi与理论雨量H的差△hi。根据公式(3),计算出三次测量的平均误差作为降雨量测量误差△h。
  △h(i下标)=h(i下标)-H       …………………(2)

     n
     Σ△h(i下标)
     I
  △h=-------       …………………(3)
       n

  h(i下标)-第i次测量时采样器显示的降雨量,单位毫米(mm);
  △h(i下标)-第i次降雨量测量误差,单位毫米(mm);
  △h-本次测试的降雨量误差,单位毫米(mm);
  n-测量次数。
  若H≤10mm时,△h为本次测试的降雨量误差;若H>10mm时,取△h与H之比作为本次测试的降雨量误差。
  然后分别用500mL、1000mL和1250mL的蒸馏水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测试。
  5.3.8 pH值测量误差
  a)选取pH9.180的标准溶液;
  b)排空测量池中的残留溶液,往接雨漏斗缓慢加入500mL蒸馏水,冲洗测量池后排空测量池中的蒸馏水(直至测量池中再无残液);
  c)按照3.5mm/min的降雨强度向接雨漏斗缓慢注入200mLpH9.180的标准溶液,待读数稳定后,读pH值;
  d)重复b)和c)的操作两次;
  e)计算出各次测量时监测仪显示的pH值与被测标准溶液在测定温度下的pH值之差,最大差值即为pH值测量误差。
  然后再分别用pH6.865、pH4.008的标准溶液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测试。
  5.3.9 电导率测量误差
  a)选取浓度为0.003mol/L的氯化钾标准溶液(25℃下电导率值为43.5mS/m);
  b)排空测量池中的残留溶液,往接雨漏斗缓慢加入500mL蒸馏水,冲洗测量池后排空测量池中的蒸馏水(直至测量池中再无残液);
  c)往接雨漏斗缓慢注入0.003mol/L的标准溶液200mL,待仪器示值稳定后,读取电导率值;
  d)重复b)和c)的操作两次;
  e)计算出各次测量时监测仪显示的电导率值与被测标准溶液在25℃下的电导率值之差,最大差值即为电导率测量误差。
  然后再分别用0.001mol/L(25℃下电导率值为14.7mS/m)和0.005mol/L(25℃下电导率值71.8mS/m)的标准溶液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测试。
  5.3.10 温度补偿精度
  5.3.10.1 pH温度补偿精度
  将带有温度补偿传感器的玻璃电极浸入pH=4.008的标准溶液中,在10℃~30℃之间以5℃的变化方式改变液温,并测定pH值。根据测定结果求出各测量值与该温度下pH=4.008标准溶液pH值之差。
  5.3.10.2 电导率温度补偿精度
  将带有温度补偿传感器的电极系统浸入0.003mol/LKCL标准液中,在10℃~30℃之间以5℃的变化方式改变液温,并测定电导率值。根据测量结果求出测量值与25℃下0.003mol/LKCL标准电导率值之差相对于25℃标准电导率值的百分率。
  5.3.11 pH漂移
  5.3.11.1 漂移(pH=9.180)将电极浸入pH=9.180的标准液中,读取5min后的测量值为初始值,连续测定24h。与初始值比较,计算该段时间内的最大变化幅度。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