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卫生进社区。从解决社区居民就医难等实际问题入手,建立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提高医疗水平,规范服务行为,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为基地,积极组织推动大中型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机构的专家定期下社区开展巡回服务,加强对社区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与交流培训。组织全国健康教育巡讲首席专家,深入社区开展“康复在社区主题年”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社区健康教育,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科学、实用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困难群众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基本卫生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素质。编写《相约健康社区行》科普丛书,组织电视动画片《健康博士》公益广告展播。开展未成年人“心理阳光”工程,组织健康教育专家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知识”专题巡讲活动,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此项活动由卫生部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开展“四进社区”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各地要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及时作出安排。要按照本通知精神,从实际出发,精心部署,制定活动方案,落实具体措施。要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及时了解群众的要求;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吸引群众参与;要扩大活动覆盖面,注重把活动延伸到困难群体、进城务工人员和未成年人等人群,特别要组织引导青少年参与“四进社区”活动,为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发挥积极的作用。各主办单位要互相配合,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主动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组织企业职工、青少年和家庭积极参与活动,共青团组织要注意发挥青年志愿者和青年社会工作者在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各级文明办要切实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各部门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四进社区”活动的成效和经验。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要发挥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优势,把“四进社区”活动列入宣传计划,组织力量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通过开设“四进社区”活动专题、专栏和电视公益广告、知识竞赛、文艺晚会等形式,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要及时总结推广“四进社区”活动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不断丰富活动的内涵,提高工作水平,推动“四进社区”活动深入发展。要重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及时发现典型、推广典型、表彰先进,以点带面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