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国有粮食附营企业。对26个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其中:1个优良资产多、投资回报率高的企业实行了国有控股;25个企业国有资本全部退出,进行民营股份制改造。对地处市区、关停多年的2个食品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由香港宏发食品集团公司租赁使用。另外,对1个经营管理不善、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进行了破产。
四、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民和企业双赢
莱州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通过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将经营范围向粮食生产、加工和物流延伸,企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同时,农民通过粮食订单,增加了收入。
(一)建立粮食产业化协会,为农民提供生产和销售服务。2001年成立了以市粮食收储管理中心作为发起人的粮食产业化协会。协会为非盈利、生产和贸易型的组织,种粮大户自愿参加。农科部门为协会提供科技保障,农发行、财政提供收购资金支持。协会为会员农户提供“五统一”服务,即统一优质粮食成片规模种植、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指导田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粮食订单收购。为了方便种粮农民,市粮食收储管理中心还在全市153个种粮大村设立了农民粮食服务社,开展粮食“四代”(代购、代销、代存、代兑换)和农用物资配送业务。目前,协会在市内各镇(街道办事处)设立了12个分会,有种粮大户会员10360个,会员经营粮田面积20多万亩,占全市粮田面积80%以上。
(二)与农民签订粮食订单,引导农民生产市场畅销的优质粮食品种,增加农民收入。市粮食收储管理中心作为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民签订粮食收购订单,指导农民种植优质小麦,优质小麦收购价格高于普通小麦价格的10%。农民在种植小麦前就基本锁定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价格,规避了一家一户农民生产粮食的市场风险,种上了“放心粮、增收粮”。企业因有粮食收购订单作保证,得到了稳定可靠的粮源,也有了“效益粮”。2001年至2003年,粮食订单履约率100%。2004年,由于受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惜售,粮食订单履约率也在80%以上。近4年来,订单收购农民优质小麦30万吨,每公斤优质小麦价格高于普通小麦市场价格0.10元左右,仅价格差价一项,累计为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三)开拓粮食市场,发展粮食加工和粮食物流业,实现企业盈利。近几年来,市粮食收储管理中心主动外出推销粮食,依靠诚信和优质粮食,与北京、广东、福建、上海等粮食主销区的50多家大型用粮企业签订长期粮食销售合同,然后通过协会与农民签订粮食收购订单,建立了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2002年至2004年,市粮食收储管理中心粮食购销量累计74万吨,实现利润766万元,很好地发挥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