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养工作,要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重点加强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要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应积极与教育部门协商,在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中适当给予特殊的照顾政策,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适应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需求,妥善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在职培训方面应继续完善培训制度,制定出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培训总体规划,明确数量和质量要求,采取分级、分层次、分类培训方式,主动适应岗位的需求,体现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特点,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将培训的重点放在临床能力方面;要重视公共卫生及预防保健内容的培训,将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纳入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落实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的专项经费;农村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要有具体的单位做依托,落实培训机构。要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考核,促进培训工作的落实。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解决要求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而相应政策不配套的问题。
二、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措施
近年来,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各地的培训工作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仍存在较大的差别,发展很不平衡。建议进一步重申和明确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当前以在职人员转岗培训为重点,长远以毕业后教育为核心的发展原则。代表们普遍认为,目前全国很多地区仍然存在着对全科医学认识不明晰、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师资短缺、经费投入不足、培训后政策不配套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应尽快制修订全科医学教育发展规划;修订全科医师岗位和规范化培训大纲,加强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培训,增加疾病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防治、急诊急救、人文社科和卫生法规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全科医师培训模式,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培训;在高等院校设立全科医学相关课程和实习要求;制定全科医师岗位职责、培训与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考核注册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三、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改革及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属于毕业后医学教育范畴,是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经过近10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专科医师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专科医师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制度的试点工作已经起步。由于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一特殊的、必要的教育阶段认识不足,医疗保障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正逐步深入,真正按照医学教育规律和培训要求构建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和专科医师准入制度还有大量工作要做,需要在管理体制、配套政策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与会代表建议:应尽快成立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尽快颁布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和基地认可标准,由卫生部统一认定培训基地资格,并统一颁发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充分运用培训基地的临床教育资源,培训基地重点加强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承担不同阶段的培训任务,逐步减少进修医师的培训任务;尽快研究制定相关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学位授予制度等配套政策,为建立我国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研究解决住院医师培训经费筹集问题,保证经费足额合理的投入;加大对试点地区和单位的支持力度,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