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无法检测CD4细胞数并且出现临床症状的时候,淋巴细胞总数≤1200/mm3时可以开始ART。
在开始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如果病人存在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应控制感染后,再开始治疗。
2.婴幼儿和儿童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婴幼儿期,对于小于18个月婴儿体内有来自母体抗HIV抗体,因此首选应用HIV DNA PCR法检测,阳性可早期诊断HIV感染;如无条件时,也可用HIVRNA PCR法来代替,两次检测阳性也可诊断HIV感染。
考虑到婴幼儿病情进展要比大龄的儿童和成人快,对于<12个月龄的婴幼儿,可不考虑病毒学、免疫学指标及是否伴有临床症状的改变,建议治疗。
1岁以上的儿童,艾滋病期或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数<15%建议治疗;如果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数介于15%-20%之间,推荐治疗;如果介于21%-25%之间建议延迟治疗、密切监测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的变化。无临床症状,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25%,建议延迟治疗、定期随访,监测临床表现、免疫学及病毒学指标的变化。
(三)国内现有抗逆转录病毒(Antiretrovirus,ARV)药物介绍
目前国际上有四类药物,共24种,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及融合抑制剂(FIs)。目前国内的ARV药物共12种,分为三类,即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
┏━━━━━━━━━━┯━━┯━━━━┯━━━━━━━━━━━━━━━━┯━━━━━━━━━━━━━━━━━┯━━━━━━━━━━┯━━━━┓
┃药物名称 │缩写│类别 │用法与用量 │主要毒副作用 │ARV药物间相互作用和 │备注 ┃
┃ │ │ │ │ │注意事项 │ ┃
┠──────────┼──┼────┼────────────────┼─────────────────┼──────────┼────┨
┃Zidovudine │AZT │核苷类 │成人:300mg/次,2次/日 │1)骨髓抑制、严重的贫血或嗜中性粒 │不能与d4T合用 │已有国产┃
┃齐多夫啶 │ │ │新生儿/婴幼儿: 2mg/kg,4次/日 │细胞减少症; │ │药 ┃
┃ │ │ │儿童:160mg/㎡体表面积,3次/日 │2)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泻 │ │ ┃
┃ │ │ │ │等; │ │ ┃
┃ │ │ │ │3)CPK和ALT升高;乳酸酸中毒和/或肝│ │ ┃
┃ │ │ │ │脂肪变性 │ │ ┃
┠──────────┼──┼────┼────────────────┼─────────────────┼──────────┼────┨
┃ Lamividine │3TC │核苷类 │成人:150mg/次,2次/日或 300mg/ │少,且较轻微。偶有头痛、恶心、腹泻│ │已有国产┃
┃ 拉米夫啶 │ │ │次,1次/日; │等不适 │ │药 ┃
┃ │ │ │新生儿:2mg/kg,2次/日; │ │ │ ┃
┃ │ │ │儿童: 4mg/kg,2次/日 │ │ │ ┃
┠──────────┼──┼────┼────────────────┼─────────────────┼──────────┼────┨
┃Didanosine │ddI │核苷类 │片剂 成人:体重≥60kg 200mg/次,│1)胰腺炎; │与IDV、RTV合用应间隔│已有国产┃
┃去羟肌苷(片或散) │ │ │2次/日;体重<60kg 125mg/次,2 │2)外周神经炎; │2小时; │和进口药┃
┃ │ │ │次/日 │3)消化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 │与d4T合用会使二者的 │ ┃
┃ │ │ │散剂 成人:体重≥60kg 250mg/次,│等 │毒副作用叠加 │ ┃
┃ │ │ │2次/日,体重<60kg 167mg/次,2 │4)乳酸酸中毒和/或肝脂肪变性 │ │ ┃
┃ │ │ │次/日 │ │ │ ┃
┃ │ │ │新生儿/婴幼儿:50mg/㎡体表面积,│ │ │ ┃
┃ │ │ │每天两次;儿童:120mg/ ㎡体表面 │ │ │ ┃
┃ │ │ │积,每天两次 │ │ │ ┃
┃ │ │ │空腹服用 │ │ │ ┃
┠──────────┼──┼────┼────────────────┼─────────────────┼──────────┼────┨
┃Stavudine │d4T │核苷类 │成人:体重≥60kg 40mg/次,2次/ │1)外周神经炎; │不能与AZT合用; │已有国产┃
┃司坦夫啶 │ │ │日;体重<60kg 30mg/次,2次/日;│2)胰腺炎; │与ddI合用会使二者的 │和进口药┃
┃ │ │ │儿童:1mg/kg,2次/日(体重>30kg│3)乳酸酸中毒和/或肝脂肪变性 │毒副作用叠加 │ ┃
┃ │ │ │按30 kg计算) │ │ │ ┃
┠──────────┼──┼────┼────────────────┼─────────────────┼──────────┼────┨
┃Abacavir │ABC │核苷类 │成人:300mg/次,2次/日 │1)高敏反应,一旦出现高敏反应应终 │ │已注册 ┃
┃阿巴卡韦 │ │ │新生儿/婴幼儿:不建议用本药 │身停用本药; │ │ ┃
┃ │ │ │儿童: 8mg/Kg ,2次/日,最大剂量│2)恶心、呕吐、腹泻等; │ │ ┃
┃ │ │ │300mg ,2次/日。 │ │ │ ┃
┠──────────┼──┼────┼────────────────┼─────────────────┼──────────┼────┨
┃Combivir(AZT+3TC)│ │核苷类 │ 成人:1片/次,2次/日 │见AZT与3TC │见AZT与3TC │已有进口┃
┃ │ │ │ │ │ │药 ┃
┠──────────┼──┼────┼────────────────┼─────────────────┼──────────┼────┨
┃Trizivir(AZT+3TC+│ │核苷类 │ 成人: 1片/次,2次/日 │见AZT、3TC和ABC │见AZT、3TC和ABC │已注册 ┃
┃ABC) │ │ │ │ │ │ ┃
┠──────────┼──┼────┼────────────────┼─────────────────┼──────────┼────┨
┃Nevirapine │NVP │非核苷类│成人:200mg/次,2次/日 │1)皮疹,出现严重的或可致命性的皮 │引起PI类药物血浓度下│已有国产┃
┃奈韦拉平 │ │ │新生儿/婴幼儿:5mg/kg,2次/日 │疹后应终身停用本药; │降;与IDV合用时,IDV│药 ┃
┃ │ │ │儿童:<8岁,4mg/kg,2次/日;>8│2)肝损害。出现重症肝炎或肝功能不 │剂量调整至1000mg 3次│ ┃
┃ │ │ │岁,7mg/kg,2次/日。 │全时,应终身停用本药。 │/日。 │ ┃
┃ │ │ │注意:奈韦拉平有导入期,即在开始│ │ │ ┃
┃ │ │ │治疗的最初14天,需先从治疗量的一│ │ │ ┃
┃ │ │ │半开始( 每日一次),如果无严重 │ │ │ ┃
┃ │ │ │的副作用才可以增加到足量(每日两│ │ │ ┃
┃ │ │ │次) │ │ │ ┃
┠──────────┼──┼────┼────────────────┼─────────────────┼──────────┼────┨
┃Efavirenz │EFV │非核苷类│成人:600mg/次,1次/日 │1)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如头晕、头 │与IDV合用时,IDV剂量│已有进口┃
┃依非韦伦 │ │ │儿童:体重 15-25kg:200-300mg │痛、失眠、非正常思维等; │调整到1000mg 3次/ │药 ┃
┃ │ │ │1次/日;25-40kg:300- 400mg 1次/│2)皮疹; │日; │ ┃
┃ │ │ │日;>40kg: 600mg 1次/日 │3)肝损害; │不建议与SQV合用; │ ┃
┃ │ │ │睡前服用 │4)高脂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 │ ┃
┠──────────┼──┼────┼────────────────┼─────────────────┼──────────┼────┨
┃Indinavir │IDV │蛋白酶抑│成人:800mg/次,3次/日 │1)肾结石; │与NVP、EFV合用时,剂│已有国产┃
┃印第那韦 │ │制剂 │儿童: 500mg/㎡ 体表面积,3次/日│2)对血友病病人有可能加重出血倾 │量增至 │和进口药┃
┃ │ │ │空腹服用 │向; │1000mg 3次/日; │ ┃
┃ │ │ │ │3)腹泻、恶心、呕吐等; │服药期间,每日均匀饮│ ┃
┃ │ │ │ │4)甲外翻、甲沟炎、脱发、溶血性贫 │用1.5L-2L水 │ ┃
┃ │ │ │ │血等; │ │ ┃
┃ │ │ │ │5)高胆红素血症; │ │ ┃
┃ │ │ │ │6)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脂肪重新 │ │ ┃
┃ │ │ │ │分布等PI类药物共性毒副作用。 │ │ ┃
┠──────────┼──┼────┼────────────────┼─────────────────┼──────────┼────┨
┃Ritonavir │RTV │蛋白酶抑│成人:在服药初至少用二周的时间将│1)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 │由于RTV可引起较重的 │已注册 ┃
┃ │ │制剂 │服用量逐渐增加至600mg/次,2次/ │2)外周神经感觉异常; │胃肠道不适,大多数患│ ┃
┃ │ │ │日。通常为:第一、二天,口服 │3)转氨酶和γGT的升高; │者无法耐受本药。故多│ ┃
┃ │ │ │300mg/次,2次/日;第三至第五天,│4)血脂异常; │作为其它PI类药物的激│ ┃
┃ │ │ │口服400 mg/次,2次/日;第六至第 │5)糖耐量降低,但极少出现糖尿病; │动剂,仅在极少的情况│ ┃
┃ │ │ │十三天,口服500/次,2次/日 │6)应用时间较长时可出现脂肪的重新 │下单独。 │ ┃
┃ │ │ │ │分布。 │ │ ┃
┠──────────┼──┼────┼────────────────┼─────────────────┼──────────┼────┨
┃Lopinavir/Ritonavir │LPV/│蛋白酶抑│成人:3粒/次,2次/日(Kaletra每 │主要为:腹泻、恶心、血脂异常; │与ddI合用时,ddI应在│已注册 ┃
┃(Kaletra) │RTV │制剂 │粒含量:LPV 133.3mg,RTV │也可出现 头痛和转氨酶升高。 │本药服用前1小时或服 │ ┃
┃ │ │ │33.3mg) │ │用后2小时再口服。 │ ┃
┃ │ │ │儿童:7-15kg,LPV 12mg/kg和 RTV │ │ │ ┃
┃ │ │ │3mg/kg,每天2次;LPV 15-40 kg │ │ │ ┃
┃ │ │ │10mg/kg和 RTV 2.5mg/kg,每天2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