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重点公益林资源的管理规定,对上年度重点公益林管护、森林资源消长、林地征用占用、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和林业病虫害发生及控制等情况逐级进行全面检查并上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于每年3月31日之前将检查情况上报国家林业局(见附2),并抄报财政部。
第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核定获得补偿性支出的人员数,补偿性支出实行定额管理,对国有林场和自然保护区的人员安排不得搞平均分配。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每三年编制公共管护支出规划,上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备案,规划按照年度支出计划格式编报。公共管护支出由财政部总额控制,按照集中使用,突出重点的原则,每年商国家林业局根据各省(区、市)重点公益林建设实际需要安排资金,公共管护支出实行项目管理。
第十条 中央补偿基金按照预算级次拨付,对不符合上述第七、八、九条规定的,财政部暂不拨付或不予拨付中央补偿基金。省级财政部门必须在对本省上年度中央补偿基金使用管理检查合格后再逐级拨付。
第十一条 财政部门应设置专账,确保中央补偿基金及时足额拨付,专款专用。县级财政部门或林业主管部门可采取报账制等方式拨付补偿性支出,也可在金融部门建卡,将补偿性支出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确保兑现。财政部门应对同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的重点公益林管护支出凭证严格审核,无误后及时拨付。
第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补偿性支出数额和批准的公共管护支出计划拨付和使用中央补偿基金,不得随意调整。经国家批准征用和占用重点公益林林地的,由国家林业局将征用占用林地地点和面积报财政部,财政部从下年度起停拨中央补偿基金,调整用于其他已经区划界定的重点公益林。
第十三条 林业主管部门应与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村集体和集体林场等签订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自然保护区内的林农,管护合同与自然保护区签订;村集体与林农个人签订管护合同;其他行业和个人与所在行政区域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签订。管护人员必须按照合同规定履行管护义务,承担管护责任,管护责任落实后再安排中央补偿基金。
林业主管部门与国有林场等管护单位签订的合同使用本办法规定的统一格式(见附4)。管护单位与个人签订的管护合同内容与格式,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商财政部门统一制定。
第十四条 管护合同执行一年期满时,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村集体和集体林场等要将获得劳务费或补偿费的人员名单、金额,以及管护任务完成情况张榜公布,由所在单位或集体考核,群众评议,对符合合同要求,完成管护任务的人员,兑现劳务费或补偿费并续签合同。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未按照合同规定履行管护义务的,不予支付其劳务费或补偿费并终止合同。
第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中央补偿基金拨付、使用和管理档案;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村集体和集体林场等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设置专账独立核算。
第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中央补偿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接受财政部驻各省财政专员办和审计部门的审查,违反财经纪律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凡截留挪用中央补偿基金的,省级财政部门应督促有关责任者以自有资金补拨,拒不补拨的,省级财政部门从下年度起暂不予安排中央补偿基金,直到补拨为止。对违反重点公益林管理规定的,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建议商财政部适度扣减中央补偿基金。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财农[2001]190号)同时废止。
附1:
中央补偿基金支出情况总结表
省(区、市) ( 年) 单位:万元
┌────────┬────────┬────────┬────────┬────────┐
│ 单位 │ 资金预算 │ 实际拨付(到位) │ 实际支出 │ 结余 │
│ ├──┬──┬──┼──┬──┬──┼──┬──┬──┼──┬──┬──┤
│ │合计│补偿│公共│合计│补偿│公共│合计│补偿│公共│合计│补偿│公共│
│ │ │支出│支出│ │支出│支出│ │支出│支出│ │支出│支出│
├────────┼──┼──┼──┼──┼──┼──┼──┼──┼──┼──┼──┼──┤
│ 全省合计 │ │ │ │ │ │ │ │ │ │ │ │ │
├────────┼──┼──┼──┼──┼──┼──┼──┼──┼──┼──┼──┼──┤
│一、省本级合计 │ │ │ │ │ │ │ │ │ │ │ │ │
├────────┼──┼──┼──┼──┼──┼──┼──┼──┼──┼──┼──┼──┤
│××单位 │ │ │ │ │ │ │ │ │ │ │ │ │
├────────┼──┼──┼──┼──┼──┼──┼──┼──┼──┼──┼──┼──┤
│××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地市合计 │ │ │ │ │ │ │ │ │ │ │ │ │
├────────┼──┼──┼──┼──┼──┼──┼──┼──┼──┼──┼──┼──┤
│(一)××地市小计│ │ │ │ │ │ │ │ │ │ │ │ │
├────────┼──┼──┼──┼──┼──┼──┼──┼──┼──┼──┼──┼──┤
│1.地市本级 │ │ │ │ │ │ │ │ │ │ │ │ │
├────────┼──┼──┼──┼──┼──┼──┼──┼──┼──┼──┼──┼──┤
│2.×××县 │ │ │ │ │ │ │ │ │ │ │ │ │
├────────┼──┼──┼──┼──┼──┼──┼──┼──┼──┼──┼──┼──┤
│3.×××县 │ │ │ │ │ │ │ │ │ │ │ │ │
├────────┼──┼──┼──┼──┼──┼──┼──┼──┼──┼──┼──┼──┤
│4.×××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地市小计│ │ │ │ │ │ │ │ │ │ │ │ │
├────────┼──┼──┼──┼──┼──┼──┼──┼──┼──┼──┼──┼──┤
│1.地市本级 │ │ │ │ │ │ │ │ │ │ │ │ │
├────────┼──┼──┼──┼──┼──┼──┼──┼──┼──┼──┼──┼──┤
│2.×××县 │ │ │ │ │ │ │ │ │ │ │ │ │
├────────┼──┼──┼──┼──┼──┼──┼──┼──┼──┼──┼──┼──┤
│3.×××县 │ │ │ │ │ │ │ │ │ │ │ │ │
├────────┼──┼──┼──┼──┼──┼──┼──┼──┼──┼──┼──┼──┤
│4.×××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地市小计│ │ │ │ │ │ │ │ │ │ │ │ │
├────────┼──┼──┼──┼──┼──┼──┼──┼──┼──┼──┼──┼──┤
│1.地市本级 │ │ │ │ │ │ │ │ │ │ │ │ │
├────────┼──┼──┼──┼──┼──┼──┼──┼──┼──┼──┼──┼──┤
│2.×××县 │ │ │ │ │ │ │ │ │ │ │ │ │
├────────┼──┼──┼──┼──┼──┼──┼──┼──┼──┼──┼──┼──┤
│3.×××县 │ │ │ │ │ │ │ │ │ │ │ │ │
├────────┼──┼──┼──┼──┼──┼──┼──┼──┼──┼──┼──┼──┤
│4.×××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