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竣工移交:指建设项目竣工后从基本建设单位转为生产经营的企业;
(4)3 新设合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单位)合并成一个新企业(单位),原企业(单位)均不再具有法人资格;
(5)4 分立:指经批准由企业分立而成立的新企业(单位);
(6)5 上年应报未报:指上年漏报或因客观原因未填报本报表,从本年度起按规定单独报送的企业(单位);
(7)6 报表类别改变:指上年填报其他类别报表,本年由于企业(单位)性质发生变化而填报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企业或单位(不含竣工移交);
(8)7 划转:指因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形式调整和资产重组等原因引起的整建制划入而新增企业(单位),并且上年未作单户填报企业类会计报表的企业(单位);
(9)8 企业级次调整增加:指上年为三级以下企业(单位),被并入三级填报,今年由于级次变动需单独填报的企业(单位);
(10)9 其他:指上述各项原因中未包括的新报原因。
13、报表类型码:指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报表类型码,具体包括:
0 单户表,1 集团差额表,2 金融并企业表,3 境外并企业表,4 事业并企业表,5 基建并企业表,6 集团合并表。
14、行业补充指标表标识码:按企业与财政部门对口管理关系选择填报,具体内容包括:01 粮食,02 铁路运输,03 民用航空,04 工业、交通运输,05 邮电,06 农口,07 文教,08 外经,09 旅游,10 施工,11 烟草,12 供销合作社,13 电力,14 科研,15 其他(该码专供监狱、劳教企业使用);不在以上各财务对口范围内的企业填“00”。
15、备用码:各部门、各地方根据实际需要可自行规定填报内容。
四、资产负债表[国资01表]
(一)编制方法
1、表内“年初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单位)上年度财务决算中资产负债表的“年末数”结合本年度调整数填列。
2、表内“年末数”指标以企业年终财务决算有关指标填列。
3、表内“合并价差”、“少数股东权益”、“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仅由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集团企业填列。
4、企业应依据本编制说明要求填列表中各项指标,编制说明中未作解释的内容以目前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为依据。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短期投资: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根据“短期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2、应收账款:企业应根据“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3、其他应收款: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根据“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填列。
4、期货保证金:反映企业向期货交易所或期货经纪机构划出和追加的用于办理期货业务的保证金。
5、应收出口退税:反映外贸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出口退税率计算出的应收出口商品的应交增值税退税金额。根据“应收出口退税”科目年末借方余额填列。
6、存货:执行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根据存货科目下设各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商品削价准备”、“代销商品款”或“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7、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不填列此项。
8、长期投资: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根据长期投资余额合计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填列。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将原“长期投资”项目下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其他投资”区分投资性质分别填列在“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项目下。
9、合并价差:反映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中母公司所拥有的份额相抵销时所发生的差额。
1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指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1、在建工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根据“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12、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不填列此项。
13、无形资产: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14、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此项列示递延资产。
15、其他长期资产:反映企业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长期资产。其中,特准储备物资主要反映企业按照国家和上级规定储备的用于防汛、战备等特定用途的物资年末结存成本,应单独列示。如该项目价值较大的,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内容和金额。
16、应付利息:反映依据《
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财会[2002]18号)规定,企业对于按期付息、到期偿还本金的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按期计提尚未支付的利息。
17、递延收益:反映企业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而一次性收取的服务费、特许权费等款项,因尚未提供后续服务而应由以后各期分别确认收入的款项余额;本项目还包括开展融资租赁的出租方“未确认融资收益”科目期末余额等内容。
18、预计负债:反映企业各项预计的负债,包括对外提供担保、商业承兑票据贴现、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等很可能产生的负债。
19、专项应付款:反映企业接受国家拨入的具有专门用途的拨款,如专项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以及从其他来源取得的款项,由企业根据“专项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其他长期负债”科目下的“专项应付款”也在此项下反映。
20、少数股东权益:反映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中拥有的权益数额。
21、实收资本(股本):反映企业各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总额。其中: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实收资本”按扣除“已归还投资”后的净额填列。
(1)国家资本: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对企业投资形成的资本金。
(2)集体资本:指由本企业职工等自然人集体投资或各种机构对企业进行扶持形成的集体性质的资本金。
(3)法人资本:指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4)国有法人资本: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企业(单位)或国有独资公司对企业投资形成的资本金。
(5)集体法人资本: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集体企业对企业投资形成的资本金。
(6)个人资本:指自然人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7)外商资本:指外国和我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22、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反映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的经营损失超过长期投资账面值的部分。该项以“-”号填列。
23、现金股利:反映企业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
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通知》(财会[2003]12号)的有关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所制定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制定并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
24、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反映将外币表示的资产负债表折算成本位币表示的资产负债表时,由于报表项目采用不同的折算汇率所产生的差额。
25、未处理资产损失:反映依据《
财政部关于印发工业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衔接规定的通知》(财会[2003]31号)的有关规定,企业按照原制度清查的资产损失以及执行新制度预计的资产损失金额在冲减相关所有者权益后仍需在以后年度处理的部分。
26、有关行业特殊会计科目的填报方法,参照行业科目对照表选择归并填报。
┏━━━━━━━━━━━━━━━━━━━━━━━━━━━━━━━━━━━━━━━━━━━┓
┃行 业 科 目 对 照 表 ┃
┠──────┬─────────┬────────┬────────┬────────┨
┃项目 │农 业 │铁路 │民航 │施工 ┃
┠──────┼─────────┼────────┼────────┼────────┨
┃其他流动资产│应收家庭农场款 │ │ │ ┃
┠──────┼─────────┼────────┼────────┼────────┨
┃在建工程 │ │ │ │专项工程 ┃
┠──────┼─────────┼────────┼────────┼────────┨
┃长期投资 │ │拨付所属投资 │ │(拨付所属资金)┃
┠──────┼─────────┼────────┼────────┼────────┨
┃其他长期资产│ │ │ │临时设施 ┃
┠──────┼─────────┼────────┼────────┼────────┨
┃ │ │ │ │临时设施净值 ┃
┠──────┼─────────┼────────┼────────┼────────┨
┃ │ │ │ │临时设施清理 ┃
┠──────┼─────────┼────────┼────────┼────────┨
┃应付账款 │ │ │国际票证结算 │ ┃
┠──────┼─────────┼────────┼────────┼────────┨
┃ │ │ │国内票证结算 │ ┃
┠──────┼─────────┼────────┼────────┼────────┨
┃其他应交款 │未交包干利润 │ │未交民航基础 │ ┃
┃ │ │ │设施建设基金 │ ┃
┠──────┼─────────┼────────┼────────┼────────┨
┃其他流动负债│应付家庭农场款 │ │ │ ┃
┠──────┼─────────┼────────┼────────┼────────┨
┃ │待转家庭农场上交款│ │ │ ┃
┃ │ │ │ │ ┃
┠──────┼─────────┼────────┼────────┼────────┨
┃资本公积 │ │上级拨入投资 │ │(上级拨入资金)┃
┠──────┼─────────┼────────┼────────┼────────┨
┃项目 │房 地 产 │商品流通 │邮电 │对外经济合作 ┃
┠──────┼─────────┼────────┼────────┼────────┨
┃应收账款 │ │ │营业款结算 │分期应收账款 ┃
┠──────┼─────────┼────────┼────────┼────────┨
┃其他应收款 │ │ │备用金 │备用金 ┃
┠──────┼─────────┼────────┼────────┼────────┨
┃ │ │ │ │应收内部单位款 ┃
┠──────┼─────────┼────────┼────────┼────────┨
┃存货 │ │ │库存材料 │ ┃
┃ │ │ │出租商品 │ ┃
┠──────┼─────────┼────────┼────────┼────────┨
┃其他流动资产│ │待转其他业务支出│ │ ┃
┠──────┼─────────┼────────┼────────┼────────┨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购建支出 │ │ │固定资产购建支出┃
┃ │ │ │ │ ┃
┠──────┼─────────┼────────┼────────┼────────┨
┃长期投资 │ │ │ │拨付所属资金 ┃
┠──────┼─────────┼────────┼────────┼────────┨
┃应付账款 │ │ │ │ ┃
┠──────┼─────────┼────────┼────────┼────────┨
┃其他应付款 │ │ │ │应付内部单位款 ┃
┠──────┼─────────┼────────┼────────┼────────┨
┃其他应交款 │ │ │未交上级收支差额│ ┃
┃ │ │ │拨付所属收支差额│ ┃
┠──────┼─────────┼────────┼────────┼────────┨
┃其他流动负债│ │ │ │应付创汇奖励金 ┃
┠──────┼─────────┼────────┼────────┼────────┨
┃其他长期负债│递延出租收入 │ │ │ ┃
┠──────┼─────────┼────────┼────────┼────────┨
┃资本公积 │ │ │拨付所属资金 │ ┃
┃ │ │ │上级拨入资金 │ ┃
┠──────┼─────────┼────────┼────────┼────────┨
┃未分配利润 │ │ │未分配收支差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