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40.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进一步完善体育彩票发行制度,改进发行办法。充分发挥中华体育基金会的作用,扩大体育基金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及海内外各界人士对体育事业的资助和捐赠。
  41.建立和完善运动员就业和医疗伤残保险制度。国家将建立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培训基金和运动员待业基金,进一步完善运动员退役安置政策,拓宽退役运动员安置渠道,退役运动员工作安排实行国家分配与自主择业相结合,高等院校要扩大退役运动员的招生名额。建立运动员就业和医疗伤残保险体系,提高运动员伤残赔付标准。
  42.加快建设和依法保护公共体育设施。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按照国家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安排,加强公益性体育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重点加强中小型体育场馆和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健身活动的体育场所的建设。国家鼓励社会及个人投资兴建体育设施,并在土地使用、资金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公共体育设施必须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收费价格要顾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学校、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应实现社会共享。严禁侵占、破坏体育场地设施。
  43.加强体育法制建设。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加快体育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体育法规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保障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加强体育立法工作,加快体育法配套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搞好普法宣传教育,建立行政执法制度,健全体育执法机构。
  44.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精通体育业务的队伍。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体育事业的同时,重视体育领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体育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勤政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体育队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提高体育队伍社会道德水准。进一步改革干部人事制度,逐步造就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知识结构合理、高效廉洁的体育队伍。
  45.加强党的建设。各级体育组织都要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切实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团结带领体育工作者为实现新世纪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chl_48131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