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方式。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各种创建活动,都要把着眼点放在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每年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群众欢迎的实事,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拥护。
(16)重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精神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切文化工作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决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要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和各类群众活动中心,要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抵御封建文化糟粕和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营造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当前,有关部门要集中对宣扬封建迷信、伪科学和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出版物进行彻底清理。
(17)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群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楷模。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要改进宣传方法,让群众感到他们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各行各业都要注意发现和总结自己的先进典型,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五、把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
(18)当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是一个突出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扭转。企业、农村、学校、科研院所、街道和其他基层单位,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解决好把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的问题。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效益来进行。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的党组织要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充分依靠工会、共青团以及职工代表大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引导广大职工更好地发挥主人翁作用。要高度重视困难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些单位的党组织要认真做好团结群众、稳定人心、克服困难的工作。对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思想政治工作,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予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