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后备干部的选定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应根据中央组织部的计划,分工负责,精心挑选。后备干部的挑选,不受地区或部门的限制。挑选后备干部,必须充分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必须由组织部门考察,党委、党组集体讨论,报中央管理干部的有关部门批准后,列入后备名单。
(四)后备干部的培养
对选定的后备干部,要大胆使用,加强培养。省、市、自治区党委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锻炼计划,进行定向培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他们在提拔之前获得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成绩,增长才干,便于组织上对他们作进一步的考察,也便于群众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为他们取得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威望创造条件。
长期在基层单位工作的,可以到省、部的厅、局或地、市担任主要领导工作,使他们开阔视野,取得机关工作的领导经验。
长期在领导机关工作的,可以放到下面去担任主要领导工作,使他们通过实际锻炼,取得领导经验。
长期从事某项专业性工作的,可以调到党政机关作领导工作,取得较全面的领导经验。
没有进过中央党校而又符合入学条件的后备干部,都必须在中央党校学习一期。
交给他们一些重要课题,下去调查研究,并写出报告;或者指派他们负责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每个后备干部在提拔之前,至少要完成几件这样的任务。
根据每个同志的不同情况,给他们规定必读的书目,并写出心得、体会或论文。
(五)后备干部的考核和管理
为了使新老干部的交替经常化、制度化,使老干部按规定退下后能随时有合格的人选补上,以保证领导班子“四化”的需要,各级党组织必须把管理后备干部摆在同管理现职干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主要负责干部必须亲自抓,由干部管理部门办理具体工作。
省、市、自治区党委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每年应对每个后备干部全面考核一次,考核材料要报中央管理干部的有关部门;中央管理干部的各部,亦应进行重点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工作实绩以及思想、作风、学习等各方面的表现。考核时,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的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参加,亲自领导,并根据考核的结果同后备干部谈话,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同时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中央管理干部的各部和省、市、自治区党委,要逐步建立起后备干部考核档案。主要内容有:后备干部登记表、每年的考核材料、政治审查和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现的有关材料、学习成绩、科研成果记载、个人著作目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