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十五”期间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纲要

  三、政策和措施
  (一)逐步建立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制度
  逐步建立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制定职业经理人员的素质标准,建立适合考培分离的考试中心及题库。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并取得“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要纳入企业经理人才市场的测评、推荐范围,作为其任职、上岗的必备条件之一。
  完善定期轮训制度。“十五”期间,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规范的工商管理培训应不少于3个月;每年参加脱产的各种适应性短期培训时间应不少于7天;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按照国家经贸委统一要求,可参加各地经贸委组织的培训。
  完善培训质量评估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经贸委培训序列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和工商管理培训资格院校(培训中心)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估与认证,加强对培训过程和质量的督导。
  (二)加强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十五”期间,培训基地建设要坚持深化改革、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方针。
  国家经贸委将坚持突出重点、分级管理的原则,抓好培训序列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建设;各地经贸委要重点建设好一所承担企业培训任务的培训基地;已建立培训基地的企业要不断完善,没有培训基地的企业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员工培训。培训基地要积极推进以教学体制改革为主的各项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培训基地建设要引入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行优胜劣汰。到“十五”末期,要建立起以企业为基础,国家经贸委培训序列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和各级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骨干,普通大学为依托的全方位的培训网络体系。
  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教师聘任制度、教学质量考核、培训进修和到企业实习的制度。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探索建立职业化培训师制度。到“十五”末期,建设一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教材建设要体现时代特色。对现有教材要进行补充和修订,注重吸收世界管理前沿的理论和方法,并符合企业发展需要。要突出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积极开展和开发案例教学,组建企业管理案例库。要适时引进国外管理方面的优秀教材和案例,借鉴、消化、吸收一批最新的国际化工商管理培训成果。
  (三)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
  中西部地区要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远程教学、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国家经贸委将采取积极措施,为中西部地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更多、更优惠的条件;协调有关部门和东部地区支持西部地区的对口培训工作,组织西部地区师资培训、出国(境)培训,并吸引国内外的智力资源为西部地区提供培训服务。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