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接入服务器中,Telnet协议只用于设备配置。即,网络接入服务器可以接受远端设备通过Telnet协议来对它进行配置。其工作模式如图27所示。
图27 Telnet工作模式图(略)
Telnet采用Client/Server方式,流程如图28所示。
图28 Telnet通信流程(略)
Telnet使用网络虚终端控制命令协商选项。Telnet选项如表6所示。
表6 Telnet选项
-----------------------------------
| 名 字 |代码| RFC | 意 义 |
|-----|--|-----|------------------|
|传输二进制|0 | 856 |将传输改为8bit二进制 |
|-----|--|-----|------------------|
|回送 |1 | 857 |允许一端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回送 |
|-----|--|-----|------------------|
|抑制GA |3 | 858 |不再在数据后面发送Go AHead |
| | | |命令 |
|-----|--|-----|------------------|
|状态 |5 | 859 |从远地系统请求获取一个Telnet |
| | | |选项的状态 |
|-----|--|-----|------------------|
|时间标志 |6 | 860 |请求在返回的数据流中时间标志 |
| | | |来同步连接的两端 |
|-----|--|-----|------------------|
|终端类型 |24| 884 |交换关于所用终端的厂商和型号 |
| | | |的消息 |
|-----|--|-----|------------------|
|记录结束 |25| 885 |用EOR代码结束数据发送 |
|-----|--|-----|------------------|
|行模式 |34|1116 |使用本地编辑,整行发送而非单 |
| | | |字符发送 |
-----------------------------------
Telnet选项协商流程如图29所示。
图29 Telnet选项协商流程(略)
8.7 SNMP通信流程与协议
SNMP是TCP/IP网络的标准网络管理协议。SNMP是基于轮询和自陷(Poll/Trap)相结合的管理策略。
SNMP的协议体系结构由3部分构成:管理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结构SMI(Structur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其中重要的MIB有:
·PPP LCP MIB
·PPP LPCP MIB
·modem MIB
·Ethernet MIB
·ISDN MIB
·DS-1 MIB
·Shiva MIB
SNMP的工作原理采用代理/管理者(Agent/Manager)模型。管理者和代理通过标准的SNM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通信。SNMPv2协议定义了5种PDU类型:GetRequest、GetNextRequest、SetRequest、GetResponse与Trap。每个SNMP报文被封装成一个UDP数据报发送出去。管理者从UDP的161号端口(port)接收除“TRAP”以外的所有报文。TRAP报文由管理者在UDP的162号端口上接收。代理从UDP的第161号端口接收所有报文。
SNMP的基本功能包括:监视网络性能、检测并恢复网络故障以及配置网络设备等。在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SNMP可实现统计、配置和测试等功能;而在网络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它可实现各种差错的检测和恢复。
SNMP有两种通信流程,它的基本通信流程是轮询(polling)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在网络接入服务器中的网管代理是一个被动的设备,它接受网管中心(NMS)的轮询。它是一种客户—服务器的工作方式,网管中心处在客户机的地位,网络接入服务器中的网管代理处在服务器的地位。两者之间一问一答,配合起来完成网管的工作。它的另一种通信流程是异步报警方式,在工作启动后,用Trap报文生成异步报警,其后当自陷条件满足后,网络接入服务器的网管代理定时主动向网管中心报告自己的各种状态信息。SNMP通信流程见图30。
具体的通信过程为:
(1)网管中心向网络接入服务器发出轮询报文(它可以是SNMP中5个报文中的任一个)。
(2)驻留在被管设备上的网管代理(AGENT)从UDP端口161接受来自网管站的串行化报文,经解码、团体名认证、分析得到管理变量在MIB树中对应的节点,从相应的模块中得到管理变量的值,再形成响应报文,编码发送回网管站。网管站得到响应报文后,再经同样的处理,最终显示结果。
图30 SNMP通信流程(略)
网管代理在接收到网管中心发来的轮询报文后将作如下处理:
解码生成用内部数据结构表示的报文,解码则依据ASN.1基本编码规则。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解码失败则丢弃该报文,不做进一步处理。
将报文中的版本号取出,如果与本Agent支持的SNMP版本不一致,则丢弃该报文,不做进一步处理。
(3)将报文中的团体名取出,此团体名由发出请求的网管站填写。如与本设备认可的团体名不符,则丢弃该报文,不做进一步处理,同时产生一个陷阱报文。
(4)从通过认证的ASN.1对象中提出协议数据单元PDU,如果失败,丢弃报文,不做进一步处理。否则处理PDU,结果将产生一个报文,该报文的发送目的地址应同收到报文的源地址一致。
9.环境要求
9.1 环境要求
9.1.1 接入服务器应在以下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正常工作:
·长期工作条件:温度保持15℃~30℃、相对湿度保持40%~65%。
·短期工作条件:温度保持0℃~45℃、相对湿度保持20%~90%。
注:
1)接入服务器的正常工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量点指在地板以上2m和接入服务器前方0.4m处测量值。
2)短期工作条件系指连续不超过48h和每年累计不超过15d。
3)相对湿度低于20%的环境应采用抗静电地面。
9.1.2 接入服务器的防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