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电信服务标准(试行)[失效]

  4.3.4 无线呼通率:>95%
  无线呼通率为在无线覆盖区内寻呼接收机呼叫成功的次数与全部呼叫次数之比。
  4.4 数据通信质量指标
  4.4.1 分组交换数据业务
  4.4.1.1 呼叫建立时延:见表1(暂定)
  虚连接的呼叫建立时延是指一个用户自发送“呼叫请求”分组之后至从网络接收到“呼叫连接”分组之间所经过的时延,表1给出呼叫建立时延的统计参考值。表中X值见表2。
  4.4.1.2 数据分组传输时延:见表3
  数据分组传输时延是指从一个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进入网络的源节点开始,到该分组的第一比特离开终点节点的时间,表3给出分组传输时延的统计参考值,表中Y值见表4。
  表1:
  统计值国内(ms)国际通信国内部分(ms)国际(ms)
  A类型B类型A类型B类型A类型B类型
  平均2000+2X2600+2X1000+X1600+X2501600
  95%概率值2700+2X3100+2X1500+X2100+X2501800
  注
  95%概率值意味着有95%的呼叫建立延迟值低于该值。
  .国内A连接类型的特性是陆地连接;
  .国内B连接类型的特性是具有一跳卫星电路的连接,或是经过一个或多个国内转接网络段的连接。
  .国际A连接类型的特性是经过一个直接陆地网间电路的连接。
  .国际B连接类型的特性是经过两跳卫星电路和一个转接网络段,或一跳卫星电路和多个转接网络段的连接。
  X=400/R,R为数据信号传送速率,以kbit/s计。
  表中数据以下列条件为基础
  .基本呼叫,未使用ITU-T建议X.25规定的任何任选用户设施,而且没有发送任何呼叫用户数据;
  .在规定的连接部分外的实体的数据链路层窗口是开放的,流量不受控制;
  .传送每个呼叫建立分组通过电路段要涉及传输25个八位组。
  表2:
   R(kbit/s)X(ms)
   2.4167
   4.884
   9.642
   48.09
   64.07
  表3:
  统计值国内(ms)国际通信国内部分(ms)国际(ms)
  A类型B类型A类型B类型A类型B类型
  平均700+2Y1000+2Y350+Y650+Y215950
  95%的概率值950+2Y1250+2Y525+Y825+Y2151125
  注:
  平均值是预期的数据分组传送时延分布值,不包括超过规定的最大数据传送延迟的数值,95%概率值意味着有95%的数据分组传送延迟值低于该值。
  A和B虚连接类型与表1相同。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