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计委关于印发《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通知[失效]

  (2)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是指企业上年全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总额。数据取值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4.指标说明
  (1)销售(营业)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不断增加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
  (2)该指标若大于0,表示企业本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若该指标小于0,则说明产品或服务不适销对路、质次价高,或是在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市场份额萎缩。
  (3)该指标在实际操作时,应结合企业历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水平、企业市场占有情况、行业未来发展及其他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因素进行前瞻性预测,或者结合企业前三年的销售(营业)增长率做出趋势性分析判断。
  (八)资本积累率
  1.基本概念
  资本积累率是指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同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资本积累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2.计算公式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
  资本积累率=----------×100%
         年初所有者权益
  3.内容解释
  (1)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是指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与上年所有者权益的差额,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所有者权益年末数-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数值取值于《资产负债表》。
  (2)年初所有者权益指所有者权益的年初数。数值取值于《资产负债表》。
  4.指标说明
  (1)资本积累率是企业当年所有者权益总的增长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在当年的变动水平。
  (2)资本积累率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情况,是企业发展强盛的标志,也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展示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3)资本积累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企业资本保全性越强,应付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大。
  (4)该指标如为负值,表明企业资本受到侵蚀,所有者利益受到损害,应予充分重视。
  二、修正指标
  修正指标是从多方面调整完善基本指标评价结果的计量因素,是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辅助部分。通过修正指标的分析评价,实现对基本指标评价结果的全面调整和修正,形成定量指标评价结果。修正指标由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速动比率等12项计量指标构成。
  (一)资本保值增值率
  1.基本概念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扣除客观增减因素后同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努力下的实际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
  2.计算公式
          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所末所有者权益
  资本保值增值率=---------------×100%
              年初所有者权益
  3.内容解释
  (1)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扣除的客观增减因素,是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财统字[2000]2号)等规定的客观因素,具体包括国家资本金及其权益因客观因素增加额和国家资本金及其权益因客观因素减少额两大类。数据取值于《国有资产总量及保值增值情况表》。
  (2)年初所有者权益同上。
  4.指标说明
  (1)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根据“资本保全”原则设计的指标,更加谨慎、稳健的反映了企业资本保全和增值状况。它也充分体现了经营者的主观努力程度和利润分配中的积累情况。
  (2)该指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的权益增长越快。
  (3)一般,该指标应大于100%。如果该指标小于100%,表明企业资本受到侵蚀,没有实现资本保全,损害了所有者的权益,也妨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应予充分重视。
  (二)主营业务利润率
  1.基本概念
  主营业务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利润同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单位主营业务收入能带来多少主营业务利润,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2.计算公式
           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率=---------×100%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3.内容解释
  (1)主营业务利润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扣除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经营费用后的利润,不包括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因素。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全部利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影响企业整体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数据取值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上。
  4.指标说明
  (1)主营业务利润率是从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获利水平方面对资本金收益率指标的进一步补充,体现了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对利润总额的贡献,以及对企业全部收益的影响程度。
  (2)该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获利能力,没有足够大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就无法形成企业的最终利润,为此,结合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分析,能够充分反映出企业成本控制、费用管理、产品营销、经营策略等方面的不足与成绩。
  (3)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产品或商品定价科学,产品附加值高,营销策略得当,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获利水平高。
  (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1.基本概念
  盈利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同净利润的比值。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
  2.计算公式
           经营现金净流量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净利润
  3.内容解释
  (1)经营现金净流量指一定时期内,由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数据取值于《现金流量表》。
  (2)净利润同上。
  4.指标说明
  (1)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收益的质量进行评价,对企业的实际收益能力进行再次修正。
  (2)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充分反映出企业当期净收益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障的,挤掉了收益中的水分,体现出企业当期收益的质量状况,同时,减少了权责发生制会计对收益的操纵。
  (3)一般而言,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该指标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但是,由于指标分母变动较大,致使该指标的数值变动也比较大,所以,对该指标应根据企业实际效益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四)基本费用利润率
  1.基本概念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示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从企业支出方面补充评价企业的收益能力。
  2.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100%
           成本费用总额
  3.内容解释
  (1)成本费用总额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未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成本费用总额是指主营业务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数据取值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利润总额同上。
  4.指标说明
  (1)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从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对资本收益状况的进一步修正,该指标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直接比较,客观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2)该指标从耗费角度补充评价企业收益状况,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
  (3)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越小,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越好,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五)存货周转率
  1.基本概念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存货周转率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补充说明。
  2.计算公式
            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周转率(次)=--------
            存货平均余额
  3.内容解释
  (1)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的实际成本。数据取值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存货余额是指企业存货账面价值与存货跌价准备之和,存货余额=存货账面价值+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账面价值指企业期末各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指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部分。存货平均余额是存货余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即存货平均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2。数据取值于《资产负债表》及《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