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口录音(像)制品报审表;
(二)版权贸易协议(中外文文本)草案,原始版权证明书,版权授权书和国家著作权认证机构的登记认证文的;
(三)节目样片;
(四)内容审查所需的其他材料。
第十五条 进口用于展览、展示的音像制品,由展览、展示活动主办单位提出申请,并将音像制品目录和样片报文化部进行内容审查。海关按暂时进口货物管理。
第十六条 进口用于信息网络传播的音像制品,参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进口单位不得擅自更改报送文化部进行内容审查样片原有的名称和内容。
第十八条 文化部自收到进口音像制品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发给批准文件;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批准文件内容不得更改,如需修改,应重新办理。批准文件一次报关使用有效,不得累计使用。
第四章 进口管理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版、复制、批发、零售、出租、营业性放映和利用信息网络传播未经文化部批准进口的音像制品。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供研究、教学参考或者用于展览、展示的进口音像制品进行经营性复制、批发、零售、出租和营业性放映。
用于展览、展示的进口音像制品确需在境内销售、赠送的,在销售、赠送前,必须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第二十一条 进口单位与外方签订的音像制品进口协议或者合同应当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在经批准进口出版的音像制品版权授权期限内,不得进口该音像制品成品。
第二十三条 音像出版单位出版进口音像制品应当符合文化部批准文件要求,不得擅自变更节目名称和增删节目内容;出版进口音像制品必须在音像制品及其包装的明显位置标明文化部的进口批准文件的文号,要使用经批准的中文节目名称,外语节目应当在音像制品及封面包装上标明中外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