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的通知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及检测检验体系。适当扶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产品交易平台,提供农业科学技术、农产品产销信息、气象信息及进出口信息等服务。抓紧制定和完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检测检验的规范和手段,发展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农产品大市场相结合,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努力按国际通行的质量和安全标准组织农产品生产。积极扶持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二要大力扶持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突出扶持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三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积极探索产权管理的途径和办法,确保农发国有资产保全增效。为了维护农业综合开发国有资产国家所有者权益,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国有资产保全增效,要积极探索如何建立明晰的农发国有资产产权关系,抓紧制定农发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政策规定,明确农发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指导原则和管理形式,加强对农发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落实管护责任制,确保竣工的项目长期发挥效益,提高农发国有资产的经营和使用效益。在选择部分地区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国有资产管理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六)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搞好部门协作。“十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非常繁重。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领导,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的作用,明确和健全各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努力提高干部素质,培养适合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理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加强配合协作,形成强大的合力。各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本着对广大农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用好每一笔资金。适应新阶段的工作要求,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政策和业务水平,努力完成“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和目标。

附:一、“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和产品


    二、“十五”农业综合开发任务、投资和预期效益表(开发任务和投资)
    三、“十五”农业综合开发任务、投资和预期效益表(预期效益)

附一:     “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的


               主导产业和产品

  一、粮食主产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
  该地区要着力扶持优质、专用品种的粮食生产,建设大型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饲料作物生产基地,发展畜牧业、食品加工业等多种经营,促进粮食等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益。
  1.东北平原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市)。
  饲用玉米和加工专用玉米、优质高油大豆生产基地建设;
  以马铃薯、水稻为主的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肉牛、奶牛、瘦肉型猪、肉鸡等畜禽产品养殖基地建设;
  饲料、油脂、淀粉及肉、奶产品加工业。
  2.黄淮海平原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西部)、安徽、江苏(西北部)5省。
  优质专用小麦和玉米、“双低”油菜、优质棉花、优质水稻基地建设;
  发展秸秆养牛,建设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冬春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
  京广、京沪沿线禽蛋生产基地建设。
  3.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3省。
  优质水稻、“双低”油菜、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建设;
  淡水产品、生猪、禽类等生产基地建设;
  干果、绿茶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包括山东(东部)、江苏(东南部)、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省及大中城市郊区。
  该地区要着力扶持发展外向型农业、高科技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积极扶持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1.山东、江苏区:包括山东省(东部)、江苏省(东南部)。
  品质好、耐储运、加工兼用型无公害及名特新稀品种的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高档鲜销果品、优质干杂果品和加工专用果品生产;
  海淡水特种鱼类、蟹类、贝类和奶业、水禽、珍稀动物的养殖基地建设;
  蔬菜、水果、水产品的速冻和保鲜;
  以优势粮油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奶牛品、肉类畜产品加工。
  2.东南沿海省区:包括浙江、福建、广东、海南4省。
  乌龙茶、柑橘、香蕉、荔枝、龙眼、绿茶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橡胶等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反季节蔬菜、花卉基地建设;
  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
  以杉、松、竹为主的用材林生产基地,以油茶、油桐、胡桃为主的木本粮油生产基地建设;
  水产品、肉制品及特色农产品的加工。
  3.大中城市郊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及其他大中城市的郊区。
  特种蔬菜、反季节蔬菜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名优果品、反季节果品及适于加工的果品基地,高档、特色花卉基地建设;
  名优海珍品养殖基地建设;
  蔬菜、果品、水产品、肉制品加工。
  三、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山西、西藏等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