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从2001年9月11日起,将国际收支涉外收入申报期限由原来的2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自2003年1月1日起,将1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将对提高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数据的使用效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国际收支涉外收入申报时效的重要意义
(一)满足统计分析和宏观经济决策的需要。
作为宏观经济决策和统计分析依据的各项统计数据,必须具备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这三个特点。目前,单位或个人在发生涉外收入后,在25个工作日内进行申报,已无法满足统计分析在及时性方面的需要。因此,只有缩短申报周期,提高统计的时效,才能使申报信息及时地反映出经济活动的变化,满足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宏观经济决策的需求。
(二)有助于全社会及时了解我国对外经济的概况,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
目前,从四大帐户的数据公布来看,国民帐户、财政帐户和货币概览统计的主管部门都提高了数据公布的频率,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公布频率也将进一步提高。为了使国际收支统计数据与相关数据间更加具有可比性,数据采集的滞后期必须缩短。因此,提高国际收支涉外收入申报时效势在必行。
(三)适应收入WTO后,对信息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更高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在即,国际、国内社会对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将能否及时提供数据作为是否接纳一国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条件。国际资本市场庞大的资金,正是我们在经济起飞和发展阶段所必需的。如果不能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丰富的资源,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提高国际收入涉外收入申报时效性的要求已迫在眉睫。
二、现代科技手段的进步与发展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简便而快捷的条件,使申报时效性的提高成为可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可以采用的手段和渠道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被大大缩短,为提高国际收支涉外收入申报时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或银行开展网上申报业务,能够进一步节约社会成本、提高申报效率,是今后国际收入统计申报的一条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