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问答
(2000年6月财政部清产核资办公室发布)
问:为什么要开展中央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
答:财政部之所以要组织开展中央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的精神,财政部决定改进中央预算编制的办法,开始编制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不但需要中央各部门和有关企业集团的共同配合,还需要通过清产核资这一基础工作来摸清中央预算单位的“家底”。第二,开展清产核资是加强中央预算单位财产监管的重要措施。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改革的滞后,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尚没有形成有效的财产监管制度和管理机制,目前还存在许多明显的管理“真空”与“漏洞”。通过清产核资,可以充分掌握预算单位的现有财产数量、构成及使用情况,如实暴露预算单位财产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能够针对各种问题和管理“漏洞”,研究有关政策加以尽快解决,并建立起有效的财产监管制度和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预算单位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国有财产,提高存量财产使用效益,并最终实现合理安排使用和节约财政行政事业性支出的目的。第三,开展清产核资是促进加强中央预算单位经费和资金规范管理的有效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财政管理体制和收入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但在财政支出管理上仍基本沿用过去的老办法,财政经费和资金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只有组织开展清产核资,才能细致掌握每个预算单位的具体财产情况和详细收支状况,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财政经费和资金管理工作。总之,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既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对科学编制部门预算、合理细化预算编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又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问:中央预算单位清产核资的目标是什么?
答:通过组织开展中央预算单位清产核资,主要达到以下工作目标:
(一)通过清产核资,全面摸清中央预算单位各类财产“家底”,了解和分析预算单位财产配置、财产使用和财产管理的真实状况,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监管奠定基础。
(二)通过清产核资,认真清理和核对中央预算单位收入渠道、收支结构、收入水平,了解和分析预算单位支出范围、支出结构与支出效果,为编制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编制提供真实依据。
(三)通过清产核资,认真核实中央预算单位人员结构和变动情况,以及各项经费支出的人均实际使用状况,为测定切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提供基本数据。